圖為出土佛頭。 鄴城考古隊提供 本報北京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及徐光冀研究員、楊泓研究員等專家指出,鄴城遺址北吳莊佛教造像的考古發現與發掘,是中國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出土文物具有層位清晰、年代清楚、數量眾多、製作精緻等特點。一次痤埋如此眾多的造像或許與唐代發生的著名滅佛事件有關,為今後研究這一時期鄴城的都城制度、佛教發展情況及中國古代史上滅佛運動和佛像痤埋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線索。 據主持發掘的朱岩石研究員介紹,此次發掘出土佛教造像數量眾多,編號造像數量達2895件(塊),絕大多數為漢白玉造像,少數為青石造像,據粗略統計,有題記的超過百件;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亦見到少數北魏和唐代造像,多數造像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 邯鄲市文物局局長王興認為,此次出土的大量佛教造像應與鄴城寺廟有關,為研究當時中外佛教文化融合提供了難得的史料。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