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內的現代教育,過度重視孩子在外語和數理化方面的成績,忽略傳統文化的培養,忘了孩子自身成長的根本起點是首先明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的概念!』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大會提案組,記者隨意地翻閱幾份提案。沒料到,政協委員不約而同地對比起英語和中文教學及傳統文化教育。 『相對國人瘋狂學習外語,我們的傳統文化卻在悄然沒落。』朱世增委員在『關於外語教育不宜過早的提案』中表示,『很多高等學府畢業的高素質人才,專業課、外語、計算機水平都很高,有的甚至還會多種外語。就是這些高素質人才,有的竟然連中國歷史上究竟出現過多少朝代的基本常識都說不清,頭腦中掌握的歷史典故和古典詩詞居然是來自古裝電視劇。』 在『關於籲請停止在幼兒園、小學進行「雙語教學」的提案』中,凌孜委員同樣談到了這一問題:『如何維護和加強母語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漢語普通話是國家規定的通用語言,是中華民族的標誌。』 『初中升高中考英語,高中升大學考英語,進大學後,英語不過關是斷然不可以的。而且人們在就業、評職稱時,英語成績都要作爲硬性的標準來決定升學、就業、晉升等。』金晏山委員在『關於爲國民「英語減負」的提案』中直言不諱。 金晏山委員建議:國家應該組織有關部委就『英語問題』進行專題調研。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