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3月7日電 (王燕君)山西擁有五台山、雲岡等世界知名的佛教名寺,如今卻面臨『有名山無名僧』尷尬。7日在此間召開的山西宗教文化建設座談會上,各路專家們建言獻策山西佛教傳承與發展。
東晉初年佛教傳入山西,此後兩千多年,山西一直是中國佛教文化的中心區域之一。先後誕生法顯、慧遠、曇鸞等高僧大德,匯聚了漢傳、藏傳佛教的主要宗教流派,擁有五台山、雲岡石窟、玄中寺等名山名寺,佛教遺存豐厚。 然而到了今天,山西佛教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在與日劇減。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李祥熙表示擔憂,『有名山無名僧,成為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乃至整個山西佛教界的尷尬。』 他呼籲,山西佛教應向台灣『取經』。 從2009年開始,李祥熙連續三年到台灣參訪。他介紹說,台灣以宗教文化、宗教慈善、宗教教育為載體的人間佛教有一個突出特點,即佛教生活化。用星雲大師的話說,夫妻半夜吵架打電話給寺院,寺院也會派志工去調和。 台灣慈濟功德會以佛教精神從事慈善事業,更是給李祥熙留下深刻印象。『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慈濟志工的身影,其掌門人證嚴法師寫的語錄體佛學感悟【靜思語】,是民眾最受歡迎的讀物。』李祥熙說。 山西出版集團副總經理崔元和介紹了【山西佛教藝術遺產檔案】,『山西佛教文化遺產數字信息中心』,此兩項目旨在保存與整合山西佛教文化遺產,讓山西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專家們認為,要從文化維度看待挖掘山西佛教資源,當務之急是摸清山西佛教家底,將佛教建築、佛教音樂分門別類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打造五台山梵唄演唱音樂會,創作反映五台高僧的電視劇等,拉近與民眾距離。(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