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北京復建古城地標引爭議 專家稱保護比重建緊迫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3-2 09:30|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766| 評論: 0|來自: 新華網

摘要: (記者岳瑞芳 孫偉麗)北京市文物局近日宣布將投入巨資啟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名城標誌性歷史建築恢復工程』,原址復建6處北京城標誌性建築,恢復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郭。但消息也引發了社會上的爭議, ...
(記者岳瑞芳 孫偉麗)北京市文物局近日宣布將投入巨資啟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名城標誌性歷史建築恢復工程』,原址復建6處北京城標誌性建築,恢復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郭。但消息也引發了社會上的爭議,有文物專家認為,當前文物保護比文物重建更加緊迫。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表示,北京市今後每年計劃投入文物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經費10億元,從數額上看,10億元在全國首當其衝。
  『內九外七皇城四』,城門和城牆曾是老北京城最顯著的標誌,更勾勒出北京城典型的『凸』字形城郭。
  史料記載,北京的『凸』字形城郭形成於明朝嘉靖時期。1553年,嘉靖帝下令興工修築外城,當時明廷財政拮据,大臣嚴嵩到工地巡視後提出應先築南面城牆,待以後財力充裕時再『因地計度,以成四面之制』。於是,北京城南已經築起的一面城基便『東折轉北,接城東南角;西折轉北,接城西南角』,形成了北京的『凸』字形城郭。
  『然而,新中國成立後,因交通等方面的需要,北京市對明清城牆進行了拆除,造成了歷史遺憾。』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說,正是為了彌補這一歷史缺憾,文物部門提出按照原來的建築形制,在北京外城西南角樓、永定門箭樓及瓮城等6個地點復建標誌性建築,恢復『凸』字形骨架。
  消息一出,各界的爭議聲撲面而來――為何又要花巨資在故地新建『偽文物』?『亡羊補牢』重建新城樓能否再找回原來的韻味?
  針對文物部門的『大手筆』,有網友評論說:一年10億元的大手筆確實讓人『肝疼』,值嗎?有點銀子把僅剩下的老房子都看護好了,比什麼都強。
  也有網友從專業角度指出,仿造的建築,工藝再好也只能是『仿』的,而不能算真文物。另一位網友在微博中表示:五百年後,我們的後人也會把現在的北京城當做文物,並會加以說明――重建標誌性建築為『仿明朝建造』。
  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北京市每年計劃投入文物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經費10億元,表明了北京市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決心與力度。在分配上將兼顧保護與重建,10億元並非全部用於標誌性建築的復建,還將投入到『百項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現有六大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等。
  北京市文物局針對輿論質疑,目前已在官方網站設立了『名城標誌性歷史建築復建工程民意調查』,廣泛徵求網友意見。
  記者登錄網站後發現,調查問卷只有兩個問題,其中一條是『您如何看待以上介紹的工程』,另一條是請網友對復建工程提出『具體的意見或建議。』記者在投票後發現,與不少網絡調查不同的是,投票結果顯示為灰色,投票人無法查看結果。
  記者在問詢北京市文物局相關工作人員後得知,此次調查是北京市文物局委託一家網站發起的。據這位工作人員透露,截至2月28日中午的投票結果是:有47.1%的人支持復建或修繕,認為將『有助於恢復老北京風貌』;27.9%的人認為復建意義不大,『即便復建,也只是徒有其形』;另有25%的人認為與個人沒有關係,復不復建都無所謂。至於投票結果會否最終影響決策,該工作人員表示不知情。
  『文物拆掉了就是拆掉了,是永遠恢復不了的。』著名文物專家謝辰生表示,北京市文物部門此次提出重建,本身不屬於文物保護和恢復工程。
  謝辰生說,按照文物法要求,不可移動文物已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但如果為了恢復北京城原有的『凸』字形城郭,依據舊有的形制選擇性地復建一些地標是可以的,但必須明確其不是文物。
  謝辰生說,與現有文物保護相比,文物重建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要低一些。『我不反對在搞好保護的前提下,做一些標誌性建築的重建,但就文物工作而言,保護永遠處於第一位。』
來源:新華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