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賣報開始叫賣生涯 位列京城『四大名角』曾為130多部影視劇配聲 臧鴻辭世170余種叫賣聲成絕唱 170余種吆喝聲匯集於口的『京城叫賣大王』臧鴻老人,於前天下午在京病逝,享年80歲。 臧老生前曾為130多部影視劇配聲,並為前門大街、鮮魚口開市吆喝。 最後一別 清醒時念叨要把吆喝傳承下去 前天下午3時許,在北京中醫醫院住院樓二層的一間病房裏,臧老面容安詳地躺在床上,老伴緊緊攥着他的手,一直不肯撒開。家屬則圍跪在一邊,失聲慟哭。 『中午在家就坐不住了,就想趕快到醫院看看他,我有預感……』臧老的弟弟特意從十裏堡趕到醫院,見了哥哥最後一面。 老人坐在病房外,哽咽着回憶同哥哥的最後一次見面:『我摸了摸哥哥的臉,又給倒了些水,可是他已經沒有意識了,一直昏迷着……』 臧老的二兒子臧泉江講,父親的病持續了5年多,即使病着,前兩年老爺子仍然到處跑,該吆喝吆喝,該主持婚禮主持婚禮,『一點兒沒閒着,心情也都一直挺好。』 去年9月起,因前列腺癌晚期,臧老住進了醫院,春節前剛回到家裏。 『臘月二十九那天,我們還陪着他打了會兒麻將,老爺子還贏錢了!』臧泉江回憶,到大年初九,老人病重,又被送進醫院。『他清醒過來時還念叨着要我兒子把他的班接好,把老北京的吆喝傳承下去。』臧泉江哽咽着說。 前天下午5時,臧老的遺體被家人抬進棺材裏,隨後被送往殯儀館。一束鮮花靜靜地被放置在棺材上方,伴着長眠的叫賣大王走最後一程。 據了解,臧老離世前,李金斗、徐德亮等曲藝界名人曾前往醫院探視。 親友追憶 曾為130多部影視劇配聲 據了解,臧鴻祖上7代都是棚匠,除了操辦紅白喜事,逢年過節還活躍在北京的廟會、集市上。 9歲那年,臧鴻賣報,『【華北日報】、【商業日報】、【新民報】,買份報來瞧瞧……』他開始了自己的叫賣生涯。 1981年,在電影【傷逝】中,臧老吆喝了幾十種叫賣聲,還扮演了賣酸梅湯的小販。之後,老爺子在【城南舊事】、【四世同堂】、【春桃】、【開國大典】等多部電影、電視劇中配過叫賣聲130多部。 1993年,臧鴻在南來順參加一個小吃節,老舍夫人胡e青親筆題寫『京城叫賣大王』,老人一舉成名。 臧老的徒弟湯永清表示,師傅涉獵非常廣,吆喝叫賣、相聲、民俗婚慶、花會表演主持等,在重大民俗活動中,幾乎都能看到師傅的身影。 鮮魚口開市老人聲音洪亮 去年5月初,前門鮮魚口美食街重張時,記者與臧老還有一面之緣。當時老爺子一襲藍袍、套紅黃色馬褂格外鮮亮,一副悠然之態。 『鮮魚口……』老爺子一張口,聲音傳出數百米,雖然已近八旬,但仍然底氣十足,嗓音洪亮。只要有遊客問他鮮魚口的老字號,他總能告訴人家這塊兒是什麼店,那塊兒原來是賣什麼的,並且還不斷地給人家吆喝各種買賣。 臧老的孫子臧志彪回憶,2009年前門大街開市時,是在爺爺一嗓子『前門大街商業街開市嘍』的吆喝之後,才正式開市。 講座和出書都不如他表演 『作為一位民俗研究者,我很敬重臧先生,是他把吆喝帶入了民俗表演。』今天上午,記者聯繫到北京民俗協會秘書長高巍,對於臧老的逝世,他表示非常遺憾。『又失去了這樣一位老藝術家。』 高巍認為,自打臧鴻老爺子扛起京城叫賣的大旗,叫賣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百姓認可、歡迎。民俗專家高巍認為,在對民俗傳統文化的傳播中,臧鴻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講座和出書,都不如他這樣表演更加生動。』 延伸 『四大名角』僅兩人健在 老北京叫賣高手中,以『京城叫賣大王』臧鴻、『叫賣真人』張振元、『女叫賣大王』張桂蘭以及武榮章最負盛名,人稱『四大名角』。 令人倍感遺憾的是,在臧鴻之前,2010年『京城叫賣真人』張振元因病離世,享年74歲。 『四大名角』已仙逝兩位,還健在的張桂蘭和武榮章兩位老人今年也都年近八十。張桂蘭老人的徒弟、現老北京叫賣藝術團的團長孟雅男告訴記者,雖然師傅年歲已高,但近幾年仍然堅持表演。 『像近兩年的豐臺區室內廟會,師傅都有參加。』孟雅男表示。但據其講,武榮章老人近些年參加吆喝表演的次數已經不多了。 行業現狀 年輕人傳承吆喝成表演 孟雅男告訴記者,雖然臧老和張振元老人都已經故去,但叫賣的大旗,年輕一輩已經開始接過。『臧老的孫子臧志彪,張振元老師的徒弟胡偉、常城,也包括我自己,我們都在傳承着叫賣這門老北京藝術。』 而小孟所在的老北京叫賣藝術團至今已經有團員40餘人,其中不乏年輕人。據小孟講,這些年輕人都是通過參加叫賣培訓班和吆喝大賽開始對叫賣、吆喝感興趣的。 2011年,小孟也正式收了徒,成了『孟老師』,其中最小的徒弟今年才5歲。『傳承肯定不是問題,我們都在為叫賣這門藝術努力着。』 專家談叫賣 雖然京城的叫賣名角張振元和臧鴻相繼離世,但高巍對叫賣的傳承並不擔心。『像「老北京叫賣藝術團」,他們就把叫賣和表演藝術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我覺得這是好的發展趨勢。』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