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9日14时18分“雨水”节气至 天气变化无常易引发情绪波动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2-20 00:00| 發佈者: 顺天道化| 查看: 1313| 評論: 0|原作者: 周润健|來自: 新华网

摘要: 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19日14时18分迎来雨水节气。专家提醒说,此时节,气温虽然已开始回升,但昼夜温差大,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情绪稳定,尤其是在饮食调养上要有所讲究。 ...

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19日14时18分迎来雨水节气。专家提醒说,此时节,气温虽然已开始回升,但昼夜温差大,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情绪稳定,尤其是在饮食调养上要有所讲究。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雨水节气,一般时值2月18日前后,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而且表示雨量开始增多。《历书》中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说明雨水节气中,水獭开始捕鱼了;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草木在绵绵春雨中悄悄吐出嫩芽。从此,气温回升,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雨水时节,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天气变化无常,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宁,影响身心健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建议说,此时节,公众要学会调控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科学应对来自生活及工作方面的压力,保持心情愉快舒畅,情绪稳定,并注意避免过度精神疲劳。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是养生的好时机。李艳玲提示说,此时节,早晚较冷,常见口干舌燥现象,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在饮食调理上,建议公众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食韭菜、香椿、百合、茼蒿、荠菜、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蜂蜜、大枣等。另外,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辛辣、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而伤肝损脾。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