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結束後,開幕式繼續進行,由來自北京大學歷史系的閻步克教授、中山大學歷史系的吳滔教授和清華大學法學院的趙曉力教授分別做報告,展示他們自己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推廣通識教育的經驗。閻步克教授在報告中展示了他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在自身歷史系的專業課程中,如何引導學生具有歷史的觀點,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認識問題、分析歷史事件,以改變學生的思考方式和思維模式。中山大學歷史系的吳滔教授則以『傳承與創新:雙重編碼課程的設置及其實踐』爲題進行了深入而細緻的報告,將他在中山大學開設的歷史地理課程作爲雙重編碼課程,給歷史系和非歷史專業的同學開課的經驗進行了陳述,並且詳細分析了不同專業同學在雙重編碼課程中的表現,從而展開了一系列目前通識教育在大學的實際推廣中遇到的問題,如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緊張關係、通識教育和大類招生的關係等。他認爲應該走出『通識教育即是對興趣的補充』這樣的觀念誤區,應當將院系的主幹基礎課設爲通識課,一方面既保證了課程的質量,另一方面具有操作的可能性和便利性。清華大學法學院的趙曉力教授則以『通識課中的聽說讀寫四個能力的培養』爲題進行報告,以他在清華大學開設『桑德爾【正義】導修課』的經驗爲例,認爲目前通識教育在大學中存在著選課、助教、師資、定位以及自然學科的缺乏等問題,而學生真正需要的,則是通識課中真正經歷從閱讀文本、聽課、小班討論到提交作業的完整過程,從而達到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高。幾位老師的經驗之談都生動翔實而深刻,現場學員在互動環節的反饋也非常踴躍,學員中的學生、老師、教務人員等各自從不同的角度發問,無論是學生自己的期望和經驗,還是教學中的困惑、教務操作中的困境等,都提出了通識教育目前在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可能途徑。上午12時,第五屆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開幕式圓滿結束。 本屆講習班邀請甘陽、張旭東、陳來、吳飛、吳增定五位教授分別講解中外經典,與授課配套的每晚進行的小班討論,是講習班獨有的教學模式。爲期五天的講習班共吸納來自全國各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通識課教師及教學管理者約 260人參加,是一次推進與提升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的重要實踐與探索。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