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2月份起,由捷克教育部支持研發的最新一代『反剽竊』電腦軟體系統,開始在捷克一部分高校正式投入實際應用。此間媒體稱,隨著校方及教育管理部門打擊學術腐敗的力度加大,今後高校論文抄襲、造假者將面臨更大風險,校園剽竊現象將會大大減少,『環境將明顯淨化』。 捷克高校學生畢業論文的抄襲和教師論文論著的剽竊現象由來已久。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在高校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校園論文抄襲、剽竊甚至通過網絡『訂購』造假等學術腐敗現象愈演愈烈。當地有識之士和輿論認爲,雖然這些現象在教育界以外的其他各界都有,但是學校作爲『教書育人』的場所,存在這些現象尤其令人擔憂。近年來,捷克社會對這一問題的關切日益增多,剷除教育學術腐敗、淨化教育環境的呼聲不斷高漲。 位於捷克第二大城市布爾諾的馬薩里克大學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用現代手段進行『反剽竊』的研究,並通過建立『畢業論文電子檔案庫』第一個成功開發出『反剽竊』電腦軟體系統。在2007年召開的捷克『資訊理論壇』會議上,該系統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評價,會議決定建立『全國反剽竊』信息系統。當年秋,由馬薩里克大學牽頭的這一項目,作爲重點科研課題得到捷克教育部1300萬克朗(1美元合18克朗左右)的前期資助,2008年又被列入捷教育部『國家發展項目』。捷克教育部發言人卡特琳娜・薩維喬娃對記者說,捷克教育部對此項目十分重視,在近年經濟危機、國家財政緊縮的情況下,總共已對該項目投資2500萬克朗。 負責這一項目的馬薩里克大學科研團隊,在自己前期研發的基礎上,從2008年至今年9月已連續推出3個『反剽竊』工具系統。據介紹,這些防偽檢測系統是『在建立電子文獻庫的基礎上,通過將論文或其他專業著述等新文本輸入系統,並由計算機將其與已有文本進行比對,迅速揭示兩者雷同的具體細節,發現剽竊情況』。前兩個系統文獻庫主要針對畢業(學位)論文和課堂討論文稿,第三個系統文獻庫主要收入有著作權的專業著述和社會學者的作品。目前該組『反剽』技術系統可識別捷克語、斯洛伐克語和英語。 據這一國家項目的總協調單位馬薩里克大學發言人雅娜・西科娃介紹,目前已有15所高校參與這一『反剽竊』項目,其中10所大學已與本校的資料庫連接,相互可實現信息互聯、互通、互用。尚未參與的學校也認同該項目的基本設想,因此今後會有更多學校接受這一系統。她說,使用該系統後,接受『反剽』檢測的範圍、結果認定和處理,則由各個學校自行決定。 據介紹, 該組軟體系統的『反剽』效果明顯。2008年以來有關高校通過這一系統已發現許多剽竊行爲,並根據『情節』輕重及時處理。據此間媒體報導,2008年7月,拔佳大學人文學院將2名剽竊畢業論文的學生開除;此前,布拉格經濟大學國民經濟系21人受到警告、18人受到留校察看的處分;2009年烏斯季大學師範系一女生因論文抄襲被退學;2011年,布爾諾大學發現3起論文剽竊案,其中一名已通過答辯的女生被取消學位資格並送警查辦,相關教師被撤銷職務。 有專家指出,『反剽』技術系統『公平、有益』,不僅可以『揭露』已發生的剽竊行爲,也因其『震懾作用』具有『預防效果』。當然,該系統對『完全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抄襲他人思想的情況難以識別』。因此,欲從根本上杜絕或減少學生的抄襲等學術腐敗行爲,還要鍛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樹立、創造學校良好的學術風尚和道德氛圍。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