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今年立春準確時間為2月4日18時22分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2-3 00:00|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418| 評論: 0|原作者: 周潤健|來自: 新華網

摘要: 關於今年立春的時間,社會上流傳着三個版本,有的說是2月3日立春,有的說是2月4日立春,還有的說是2月5日立春。天文專家表示,按照國家天文台出版的天文年曆,今年立春的準確時間為4日18時22分。 ...

關於今年立春的時間,社會上流傳着三個版本,有的說是2月3日立春,有的說是2月4日立春,還有的說是2月5日立春。天文專家表示,按照國家天文台出版的天文年曆,今年立春的準確時間為4日18時22分。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表示,今年立春節氣的時間之所以有不同版本,可能是日曆編印時的馬虎粗心,甚至是採用日本的二十四節氣時間所致,肯定是不準確的,公眾千萬不要被其誤導。

  趙之珩介紹說,每年的公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此時太陽達到黃經315度,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表示春季開始,萬物有了勃勃生機,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俗語說:『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立春後,隨着氣溫的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將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

  趙之珩介紹說,今年1月23日就已進入農曆壬辰年(俗稱『龍年』),而直到2013年的2月10日才會迎來下一個農曆新年蛇年,所以今年的農曆龍年自然就包含了兩個立春日,即龍年的正月十三立春(2012年2月4日)和同年臘月二十四再次立春(2013年2月4日)。這種現象被稱為『一年兩頭春』。

  據了解,相對於『一年兩頭春』,還有『無春年』和『單春年』,即在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和只有一個立春日。

  『一年兩頭春』『無春年』或『單春年』都是由中國農曆和陽曆兩套曆法並行的制度造成的。天文專家解釋說,目前中國民間通用兩種曆法,即公曆(陽曆)和農曆。陽曆平年有365天,閏年366天。農曆平年354天,閏年383天。陽曆一年中肯定有24個節氣,大約每半個月逢一個節氣。

  而農曆平年和閏年的天數相差懸殊,故閏年有25個節氣,平年有23個或24個節氣。因為立春在歲尾或歲首,所以經常出現立春節氣跑到了上一年的歲尾或跨到了下一年的歲首,這樣就出現了『無春』或『兩頭春』甚至『單春』的現象。

  天文專家特別提醒說,『一年兩頭春』和『無春年』都只是正常的曆法現象,對公眾的生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公眾完全沒有必要驚訝和擔心。

  民俗專家表示,『立春』不僅是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節日,中國民間將其稱為立春節,並有吃春餅、鞭春牛等趣味習俗。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立春這天,一項重要習俗就是『咬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餅,而南方則流行吃春卷。吃春餅和春卷,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因此,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王來華紹說,民間還有『打春』習俗,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較早,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的美好期盼。因為,春牛在塑制時,往往要在肚子裡塞上五穀,當牛被打爛時,五穀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着搶土牛的土塊帶回家入牲圈,象徵槽頭興旺;拾起穀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現在,一些農村仍有『鞭春牛』的風俗。

  立春節氣至,天氣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專家提醒說,此時節公眾在生活起居上要防『病』保『健』,飲食調理上宜少『酸』多『甜』。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