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一枝报春来。由曹灿、方明、沈力、陈铎、虹云、高育发、殷之光朗诵,刘长瑜、杨春霞、李元华演唱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拉开了吟唱会序幕。16位活跃在文艺舞台的表演艺术家和歌唱家竞相献艺,诗词作者一展风采,中小学生雀跃登台,吟唱会异彩纷呈、高潮迭起。他们或放声高歌,或低吟浅唱,声情并茂地把既豪放又婉约,既深邃又空灵的中华诗词艺术,表达得酣畅淋漓,回肠荡气。观众享受到一场堪称豪华的中华诗词艺术盛宴。 中华诗词踏着时代的脚步走进民族的心灵。男女声二重唱李元华、曲学选的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金色的声音穿越时空,引人们发思古之幽情。殷之光朗诵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铿锵有力、撼人心魄,仿佛陈老总满身风烟,来到跟前。陈铎、高育发朗诵聂绀弩反映北大荒生活的七律《挑水》和《地里烧开水》,透出丝丝苦涩,使人们感受到一代知识分子特殊的心路历程。而青年歌手申璐砚演唱纪宝成词《念奴娇・梦回扬州》,则江南春汛,漫溢心头。 吟唱会主要由演唱、朗诵和吟诵三种艺术形式组成。朗诵是西方传过来的语言表达艺术。而吟诵,则是中华诗词的一个优秀传统。近代以来吟诵逐渐衰微,并有消亡的危险。它已引起文化界的关注,特别需要抢救和培育这一古老的文化生态。年近九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是饮誉海内外的诗词名家,同时也是一位诗词吟诵家,四岁时即随父亲吟诵李白的《长干行》。她一生致力于中华诗词研究、创作与传播。这次专程从天津赶来,献上高古醇厚的吟诵作品。不少观众第一次享受到诗词吟诵带来的愉悦与快乐,同时亦被叶先生的诗词情怀深深感染。 吟唱会上孩子们的节目特别引人注目。《心灵对话》是人大附中于树泉和金豆豆的师生唱和作品,反映了老师激励学生,学生回报老师的感人故事。人大附中合唱团的60位学生集体演唱了这两首七律作品。师生之间一唱一和,一字一句,一声一调,感人肺腑。北京实验二小的23名小学生用稚嫩的童声为观众演唱了《明日歌》和《登鹳雀楼》。古老诗歌激励人们珍惜光阴,用功向上,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观众从孩子们的深情吟唱中,感受到诗词文化在今天培养青少年美丽心灵的特殊作用,倡导中华诗词进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吟唱会在王立平和吴碧霞合唱的《大海啊故乡》中结束,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期待再次观赏高水平的中华诗词吟唱艺术,希望中华诗词吟唱这朵艺术鲜花越开越艳。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