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或討論什麼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其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是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如仁、義、忠、信等)與民主、自由、人權等之間的關係。本文擬分別從哲學的、文化的和歷史的這三條思路出發,來考察上述關係,為重建當代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提供一點思路,並就教於方家。 首先,我想特別指出,討論核心價值的前提是要區分核心價值和普世價值。一種價值能成為普世價值,不等於就能成為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比如真、善、美毫無疑問都是普世價值,但它們絕非世界上所有民族共同的核心價值。有人認為,拉丁美洲國家是更熱愛美的國家,西方民族相比之下可能更追求真,而東方國家包括中國、印度之類可能更崇尚善。而在西方文化內部,有人可能認為,法國人更愛美,德國人更尚善,而英國人更求真。當然這些只是粗略的說法。 又比如,古希臘人崇尚智慧、勇敢、大度、節制等美德,這些美德也許是古希臘或雅典文化的核心價值。但是,你能說中國人不崇尚這些美德嗎?你能說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崇尚這些美德嗎?當然不能。也就是說,這些美德對於全人類來說是普世價值。然而,只有在古希臘或雅典城邦,它們才成為核心價值。沒有人說智慧、勇敢、大度、節制等美德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儘管中國人也崇尚它們。 由上可見,並不是所有的普世價值皆能成為一個民族或文化的核心價值,只有某些特定的普世價值可能成為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世界上的普世價值太多了,但要成為某個民族的核心價值,則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另一方面,一個民族或文化的核心價值,可能是普世價值,也可能不是。比如日本人的武世道精神、西方人的上帝崇拜,也許是某些民族獨有的核心價值,但決不能成為所有民族的普世價值。 基於上述,可以得出:我們不能因為民主、自由、人權等今天是普世價值,就得出它們也必然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事實上,即使在西方它們也是到了近代以後才成為核心價值。其次,同樣的道理,仁、義、忠、信等在我看來也是對全人類普遍有效的普世價值,但是歷史上它們只在東亞等少數國家才成為核心價值。如果因為儒家倡導的很多價值對全人類有普遍意義,而把它們誇大成對人類各民族應當接受的核心價值,也未必恰當。 那麼,普世價值和核心價值賴以區別的基礎是什麼呢?如果說,普世價值植根於人性的普遍需要;那麼核心價值則更多地代表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需求。各民族的核心價值之所以千差萬別,往往是源於一個民族幾千年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結構,或特定的歷史傳統。正因為如此,我認為相比於普世價值,核心價值可能對一個民族的發展更有意義,因為它的針對性更強。普世價值正因為太普遍了,所以對某一個具體的民族而言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今天我們要研究什麼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決不能停留在哲學――形而上學層面上,而必須透過歷史文化基礎的分析來揭示。因此,讓我們從哲學的思路轉向文化的思路。 其次,核心價值的『民族特色』導致它很容易走向狹隘封閉,甚至淪落為民族主義、國粹主義乃至於軍國主義,如在二戰期間的德國和日本。因此,我認為對於核心價值要有一種價值的判斷,主張它應走出狹隘的民族主義,上升到為普遍人性的需要服務。『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周易・繫辭下】),如前所述,核心價值和普世價值不是必然對立的。雖然核心價值植根於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但是這並不是說核心價值只為某一個民族或文化的特定需要服務。因此所謂核心價值,在我看來應當代表在某種特定的文化心理基礎上指導人們實現人性自身價值的那些價值。所謂建立在特定文化心理的基礎上,只是指針對它特定的文化心理而言更有效而已。事實上,只有核心價值服務於人性,才會成為一個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如果它被某一個民族自身的特殊需要所綁定,將無法支撐一個民族永久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現在我們有條件比較一下前述中國文化傳統價值與西方文化價值。我們發現,它們的倡導者們都強調它們是為人性的需要服務的,中、西皆然。與西方理論家強調民主、自由、人權為人性服務一樣,中國歷代的儒家學說也一再強調,仁、義、忠、信等價值是出於『為己之學』。所謂『生生之道』,所謂『盡其性』,所謂『仁者,人也』,這一系列說法都表明儒學的最高目標是為了成全人;孟子之所以特別倡導『人禽之辨』,內在原因也在於此。 那麼,仁、義、忠、信等價值與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相比,哪個更有利於中國文化中人性的自我實現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回到文化心理土壤來看。近代以來的中國學者們在思考中國現代性的出路時,往往受文化進化倫影響,從普遍主義的立場看問題,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土壤。從文化心理土壤出發,我要指出,千百年來,中國人是在人倫關係中做人的,而人情則是人倫關係的本質或樞紐。【禮記・禮運】說:『人情者,聖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這裏『盡心』、『存心』,都是從人情出發的。今天我們讀【漢書】或先秦諸子,可以很親切地體會到,在中國文化中,人之為人的含義在親情、人情的世界裏體現得那樣親切、那樣生動活潑。『親喪,固所自盡也』(【孟子・滕文公上】),『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這些發自肺腑的修身格言,包含着中國文化之活的靈魂。 明人呂坤云:『六合原是個情世界,故萬物以之相苦樂,而至人聖人不與焉。』(【呻吟語】)兩千多年來,中國人一直是在人情的世界中安身立命的;人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精神的安頓,人格的完善,信仰的確立,都建立在對人情的深刻理解和領悟之上。而儒家所倡導的核心價值,無論是五常還是忠孝,無不是要人們去學會理解人情。所謂『修身、齊家』為『治國、平天下』之前提,也包含着這個道理。由此可以理解,建立在親情和人情基礎上的中國文化,不可能把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看成核心價值,不會過度崇尚個人獨立於他人和環境。儘管人格獨立和個性自由是儒家傳統的應有之義,但是它們在儒家傳統中是不能孤立地來提倡的;一旦把人的獨立、自由和權力孤立地提倡起來,使之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就有可能撕裂中國人的人情世界,毀滅中國人的精神安寧,原因也在於它們不鼓勵人們體驗和理解人情,不引導人們參與和深耕親情,不幫助人們營造其樂融融的人倫世界。由此,我們就能理解,中國文化為什麼沒有以民主、人權、自由等為核心價值。 然而,近代以來我們所經歷的所有革命,幾乎都把人從親情中抽離出來,使人成為脫離其生存基礎的存在物。當我們把人從親情世界當中抽離出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事實上已經被連根拔起,我們也就找不到『人之所以為人』最基本的出發點了。所以人也就不成為其人,用孟子的話講就有可能淪落為『禽獸』了,這也正是顧炎武『亡天下』與『亡國』之辨的要義。我想不管歷史如何變化,今天在中國文化中做人仍然脫離不了人情;只要我們仍然要以親情和人情為基礎來建設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仁、義、忠、信等(或者換個說法,即五常和忠孝)就仍然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在中國文化中『做人』所應遵循的道路,歷來就不是、也不可能是讓人超越人際關係、追求所謂的獨立和自由,而是理順人際關係,感受人倫價值,體驗親情溫暖,接受人情滋潤,營造心靈港灣。 第三個思路是歷史的思路。要說明某種價值能否或應否成為某民族的核心價值,還有一個很好的角度,那就是訴諸歷史的檢驗。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必須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核心價值是幫助一個民族渡過生死劫難的精神動力,核心價值是一個民族生命力的不息源泉,核心價值是一種文化得以延續的內在凝聚力;否則我們憑什麼說某種核心價值經得起歷史考驗呢?循着這一思路,我們不妨追問:幾千年來,是中國人身上的哪些品質推動了中華民族歷經無數侵略,戰勝無盡劫難而不斷前進的?我想這些品質不外是忍辱負重、任勞任怨、忠誠善良、老實本分、自強不息等等吧!大概沒有人會說,幾千年來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力量是追求個人自由、民主或人權,沒有人會這麼說的!從忍辱負重、任勞任怨、忠誠善良、老實本分、自強不息這些中國人最寶貴的精神品質出發,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仁、義、忠、信等才能夠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因為這些品質都已經包含在仁、義、忠、信等之中了。現代人把『忠』理解為『愚忠』,把儒學理解為專制統治的工具,自然沒有辦法理解仁、義、忠、信等之中所包含的那種活潑的,和人的生命價值、尊嚴、意義等緊密相連的東西了。一個多世紀以來,在進化論歷史觀的指導下,我們傾向於認為古代中國社會是一片黑暗,是在專制的統治之下,所以凡是維持其制度的價值觀,都是反動的。如此一來自然不會接受它們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 今天尋找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長久以來我們已經無法從仁、義、忠、信等之中感受到鮮活的力量,所以才不能接受它們為核心價值。因此關鍵是我們的心已經和古人不能相通,我們的血脈已經與先輩割斷聯繫,在這種情況下談論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就很難找到基礎。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本來是現存的,在【論語】、【孟子】當中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們和民主、自由、人權也不是對立的。 總之,我認為,我們今天之所以為中國文化缺乏核心價值而困惑,是因為我們的心被遮蔽了。換言之,尋找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不是理智論證的問題,而是心靈感通的問題,也即解蔽的問題。當年培根寫『知識就是力量』的時候,講到人心中有許多假象,什麼洞穴假象、劇場假象之類;荀子寫【解蔽篇】,也指出人心易蔽於一曲,而於大理。他們所說的人心之蔽更多的是理智上的,而我認為中國文化核心價值上的人心之蔽,則更多是心靈上的。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