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泗水:一座書院對儒學的活態傳承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1-16 00:00| 發佈者: 家鄰| 查看: 1924| 評論: 0|原作者: 賈 宇|來自: 【光明日報】(2012年01月16日15 版)

摘要: 尼山遠眺 尼山聖源書院全景佈局圖 夫子洞   山東省中南部,曲阜、鄒城、泗水交界處有座山,叫尼山。山 ...

尼山遠眺

尼山聖源書院全景佈局圖

夫子洞

  山東省中南部,曲阜、鄒城、泗水交界處有座山,叫尼山。山腳下有個洞,叫夫子洞。

  尼山夫子洞經霜歷暑,人跡寥落。如果沒有特別介紹,一般人絕不會意識到,這裏就是日後深刻影響中國軌跡的儒學的原點。――2500年前,婦女顏氏向尼丘山(即尼山)祈禱,之後在這個石洞裏誕下孔丘。若干年後,在泗水及其支流洙水流經的這片地域中,儒學開枝散葉了。『洙泗之地』也被此後歷代士人視作精神的鄉關。

  上世紀六十年代,原屬泗水縣的夫子洞劃歸曲阜管轄。談及這個改變,泗水當地人甚是惋惜。

  事實上從那時起,泗水縣和尼山夫子洞就在各自的軌道上漸行漸遠。年復一年,作為遺蹟的夫子洞被冷落在歷史深處;而與夫子洞毗鄰的泗水縣,也同樣寂寞。

  2006年,北京學者王殿卿爬上尼山,來到宋代修築的尼山書院。心頭突然一動:泗水能不能建一所書院,通過它,把孔子誕生地這份文化資源重新激活?這個想法立即得到時任泗水縣教育局長陳洪夫的贊同,遂在學者和當地領導間穿針引線。

  縣委書記和縣長敏感地意識到,這件事該辦。泗水鄰近儒學源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書院是儒者治學弘道的傳統道場,如今又顯現出復興的趨勢。在泗水建書院,不僅能讓儒學傳統得以復甦和發揚,而且泗水發展也將找到獨一無二的文化支點。

  然而,對於財政收入並不豐裕的泗水縣,建一所無法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的書院,確是一件頗費躊躇的事情。在縣領導親自主持下,泗水數次召開常務會議和專題會議,進行反覆論證。最後,泗水縣委頂住壓力決定,書院不僅要建,還要建好,要建成百年精品!

  200810月,尼山聖源書院宣告成立。書院依傍尼山,接續聖人源頭,與宋代尼山書院遙相呼應。王殿卿說,『取這個名字是為了表明,書院在地理空間和文化資源上的獨特性、唯一性和重要性。』從書院去夫子洞,只消三五分鐘車程,那裏也成了書院客人必游的景點。

  王殿卿如今時常憶起當時的情景:書院徵地,涉及幾十戶農民土地拆遷,可聽說是為『老祖宗』辦事,所有村民集體按上手印表示擁護,一個多月時間拆遷工作就徹底完成;在書院建設的關鍵期,縣裏領導日夜守在工地指揮,巨細無遺;一批海內外學者紛紛加盟書院,『用儒家的精神辦儒家的事業』。年近古稀、事務繁忙的著名學者牟鍾鑒,受邀義無反顧地擔綱院長;杜維明、安樂哲、張踐、郭沂等學者風塵僕僕地往返於居住地和泗水間,義務講學;曾任書院執行院長的丁冠之教授,從75歲起將人生的最後3年留在這裏……每次回想起來,王殿卿心裏都是沉甸甸的。

  眼前,規劃佔地100畝的尼山聖源書院,已經初具規模:屋舍儼然、典雅素淨;外圍公路通達、林木繁茂。而最為打眼的,是書院廣場上由許嘉璐撰文、歐陽中石書寫的世界文明論壇碑。這裏,是世界文明論壇的永久舉辦地。

  20109月,建成不久的書院舉辦了首屆世界文明論壇。11個國家、30多個國際知名大學和學術機構的17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和而不同與和諧世界』的主題,展開了15場高層次的學術對話。這次論壇學界矚目,媒體如雲。小縣泗水,風風光光地站在世界面前。

  人們發現,和宋代尼山書院比起來,這座新建成的書院,有着更加鮮明的時代感和宏大抱負。『書院堅持返本開新,』院長牟鍾鑒說,『一方面,要接續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另一方面,則要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吸納各家學說和各種文明成果,尊重文化他者,堅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努力開創當代儒學新形態新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作出貢獻。』

  三年來,書院圍繞『學術論壇、培訓基地、遊學營地、研究重鎮』的功能定位,緊鑼密鼓地經營着眾多有聲有色的高端活動。

  ――學術論壇。200810月,『儒家思想與和諧社會論壇』舉行;20096月,『儒學名家聖源論道:全球經濟危機背景下的中西文化對話』舉行;20108月,『尼山論道:儒學的繼承與創新』舉行;201010月,『東西方論壇:百年儒學與東方文明復興』舉行……

  ――培訓基地和遊學營地。2009年至2011年,在中小學教師中,連續開辦三屆海峽兩岸『讀【論語】教【論語】師資研修班』;2011年,舉辦『國際中華文化師資班』,擬用10年時間培訓3000余名西方教學人員,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培養種子師資……

  ――研究重鎮。20117月,舉辦『國際儒學會講』,把傳統書院的會講制度繼承下來,使教育回歸『人』這個中心……

  書院最重要的學術特色,是對熊十力、梁漱溟、錢穆等新儒家的重新發現和研究。20119月,『錢穆與新亞――當代書院建設研討會』如期舉行。在書院看來,當今中國,與90年前新儒家面臨着相似的時代課題,即在西方文化浪潮中,中國如何融合中西哲學思想並確立自我價值。研究新儒學,有積極的現實意義,而這項工作在中國大陸卻少有人做。尼山聖源書院決心彌補這個空白。

  有尼山聖源書院紮實的學術實踐打底,泗水縣開始盤算:曲阜有世界著名的孔府、孔廟、孔林『三孔』,有朝一日泗水能不能向世人展現第四『孔』――孔學?

  王殿卿說,『書院雖然剛建成三年,但基本方向定了,發展思路有了。』如今,這座麥田裏長出的書院,正以既定的步伐,改變着當地的文化景觀,實現着儒學的活態傳承,也鍛造着泗水縣一張燙金的文化名片。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