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毛澤東的詞作【念奴嬌・崑崙】膾炙人口,不過,當它由德文被一名副教授譯成漢語後,作者竟成了『詩人崑崙』。近日,網友在微博上熱議此事,評價其荒謬堪比『常凱申』之於蔣介石。 日前,作家馬伯庸發微博表示,看到一位學者在文章里再翻譯了毛澤東的【念奴嬌・崑崙】,並將作者譯為『崑崙』,其認為,能和常凱申抗衡的誤譯終於出現了。記者查詢發現,該文作者陸興華,文章於 在這篇文章中,陸興華分析了德國現代學者施米特的政治理論,並13次提到毛澤東。在引用一句德文後,陸興華寫道:『施米特引用了中國詩人崑崙的詩句來展望這種世界革命或戰鬥下的真正的政治的鬥爭和和平:把革命和戰鬥的火種當禮物,一把送給歐羅巴,一把送給美利堅,一把留給中國自己,這樣和平才會來主宰世界。』段尾註明:『這是本人的翻譯,未查到崑崙原詩。』 相關資料顯示,陸興華現任同濟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昨日,陸興華通過微博回覆爆料的馬伯庸:『沒錯,但想怎麼樣?說我對毛澤東不夠了解?你關閉了回帖,瞧你這心態!』記者發現,馬伯庸的微博並未關閉回帖功能。記者希望通過微博採訪陸興華,但對方未予回應。 ■記者追訪 翻譯家林少華:不能容忍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昨日,當記者念完陸興華從德文回譯的句子後,著名翻譯 林少華說,毛澤東的詩詞並不多,【念奴嬌・崑崙】也非常有名,作為名校副教授出現如此誤譯,除了不能容忍,還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即使德國作者弄錯了,確認起來也不困難。恐怕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對於『常凱申』和『崑崙』的出現,林少華認為,究其原因,是當下的學界缺乏嚴肅性、過於浮躁。 ■相關誤譯 蔣介石成『常凱申』 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作者為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該書中出現幾十處名字謬誤,其中最雷人的是將蔣介石譯為『常凱申』。 ■原詩鏈接 【念奴嬌・崑崙】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