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當下大學生最愛看什麼書?一份某大學圖書館借閱次數排行榜或可做答:1.【蔓蔓青蘿】2.【泡沫之夏】3.【瀟然夢】4.【h影橫斜】5.【愛在唐朝】……前100名中,除第51名【宋氏三姐妹】和第100名【學英語規律338條】外,其餘全爲網絡青春文學。 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以『恐怖』二字爲這份排行榜作注。而在記者的調查中,這樣的『恐怖』不足爲奇。 『像磚頭一樣厚的書,我不願意看。經典讀物是對提升文學修養很好,但是上了一天課,實在提不起興趣。還不如上網看看帖子,找部輕鬆電影休息一下。』語氣中加了一點嚴肅,泰山醫學院大一學生小張說,這是一種閱讀『惰性』。 談起網絡頭頭是道,說到經典卻三緘其口――這,似乎正是當代大學生文化生態的一個縮影。 習慣了『被安排』 快餐文化乘勢而上 『我們這一代人,大學期間常讀的書目是恩格斯的【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反杜林論】、【自然辨證法】;黑格爾的【邏輯學】、【哲學全書】等經典著作。特別是【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我們用了一個學期逐字逐句地讀。』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處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胡智鋒將自己現在的學術成就,歸因於大學期間閱讀了大量經典著作。 相較於現在的大學生,胡智鋒認爲他們更聰明、更獨立、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善於運用新媒體獲取各種信息。『不過網絡時代的來臨,人們既享受著海量信息的便利,同時也容易在這海量信息中迷失。加之現在學生的學習目的過於功利化,社會上的浮躁氣息也侵入校園,學生靜不下心來讀書。於是淺度閱讀,快餐式的閱讀出現,經典讀物逐漸退出大學生的視野。』對於本報記者的大學生文化生活調查得出『快餐文化更受歡迎』的結論,胡智鋒如此分析。 當代大學生爲什麼厭倦讀經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爲,造成這些現象有多種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學生們失去了自主性。 『當習慣了在被安排中生活的中學生走進大學校園,忽然沒有人安排自己,忽然沒有了標準答案,在自己不能自主也不會自主的情況下,放任自流就成了一種自然的選擇,於是流連於快餐文化,留戀於微博聊天,沉迷於K歌電影。這些不同於中學的校園生活,充滿著新奇和刺激。』儲朝暉認爲當一個人沒有自主性的時候,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精神和文化追求。 『今天的大學生要遠比以往的大學生更有見識,也被給與了更多的自由。可爲什麼不愛經典愛快餐呢?因爲,在學校和社會上,讓他們羨慕的不是苦讀鑽研讀書人的生活,而是那些通過捷徑獲得成功,所謂「成功人」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爲,大學生的奮鬥若沒有積極向上的社會精神作支持,再好的條件也難以使大學生群體的精神面貌充分振奮起來。 社團活動淺嘗輒止 皆因活動不夠精彩 熱衷快餐文化,熱鬧的社團活動是否廣受歡迎?在調查中,記者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趨向,即7成大一新生積極參加社團活動,但到了大二以後,大部分學生漸漸少了參加社團活動的熱情,到了研究生階段,鮮有學生參加社團活動。 記者調查發現,有近八成學生對自己學校的社團活動評價爲『一般』,對自己的成長『沒有什麼幫助』。 然而,提起自己上世紀80年代大學時期的社團活動,胡智鋒依然有說不完的話。『我們當時對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特別積極。特別是學術性活動,都是學生們自己尋找主題,邀請專家學者講座,對某一社會現象進行熱烈討論。』 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洪成文認爲大學生對社團活動積極性不高,可以從三方面來分析:第一,誰是組織者?『我們不妨通過中美兩國大學社團組織的對比來看究竟。美國的大學生社團組織,可不全是學生組織。學術沾邊的學生社團背後必定有德高望重的教授;體育沾邊的社團必定有高薪聘請的專業教練或退役的大牌教練。如果把這些都抽空了,表面上看起來是學生社團,但是卻無法提高社團的品位和質量,也就吸引不了大部分學生的興趣了。』第二,組織什麼活動?社團活動本身要精彩,不能停留在一學期組織一兩場活動了事。第三,社團活動的目的與人才培養目標必須相關性。 學校氛圍潛移默化 影響學生文化生活 在『你認爲校園文化與學校發展之間有如下哪些關係』的選項中,有70.73%的學生選了『校園文化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是相互決定,相互影響的』。 程方平認爲,學校在校園文化生活中應負起重要責任。他的理由是,對於面對生活還須磨礪和鍛鍊的大學生而言,學校的引導、評價和管理直接會影響高校良好學風、教風和校風的純化。不僅高校的宗旨、校訓、傳統會對學生有多方面的影響,而且師生們認同的價值觀、世界觀、方法論等,也會在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儲朝暉呼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要打破陳規,要鼓勵多樣和創新,鼓勵個性和競爭。 要培養健康的大學生文化消費觀,洪成文建議通過進一步強化學業規劃來樹立理想和目標;爲社團活動配備導師、教練來提高社團活動的專業性;賦予教授指導大學生的職能,進一步強化導師、輔導員對社團的指導功能和職責。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