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新年第一課:尋找文學的靈魂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1-4 00:00|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1404| 評論: 0|原作者: 韓小蕙|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今天一大早,來自北京城區及各個郊縣的 200 多位各界文學愛好者,冒著嚴寒趕到北京東城圖書館,聆聽中國作協榮譽副主席、著名作家蔣子龍的文學講座,以此共同踏上了 2012 年的學習之旅。 ...

今天一大早,來自北京城區及各個郊縣的200多位各界文學愛好者,冒著嚴寒趕到北京東城圖書館,聆聽中國作協榮譽副主席、著名作家蔣子龍的文學講座,以此共同踏上了2012年的學習之旅。

蔣子龍清晨6點多鐘就從天津起程。今天的講座,他做了充分的準備。他的題目是頗吸引人的【人成精了,文學怎麼辦?】,從當下文學和藝術界存在的爲獲獎而暗箱操作、不惜重金網羅『創作者』的現象開講,逐漸旁及社會心態上存在的種種浮躁、虛誇、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投機取巧等的『成精』現象。爲此,他把一個嚴肅的命題擺在聽眾面前:『尋找靈魂――不僅文學要找到支撐書寫的靈魂,我們每個中國人,也都要找到支撐自己生活的靈魂。讓我們不妨像那些默默奉獻在基層的工人、農民一樣,傻一點,多下點笨工夫,不做「精英」而做「傻英」。』

蔣子龍的話引起了強烈的共鳴,講座多次被熱烈的掌聲打斷。聽眾們還提出了『當下工廠和工人群體的狀態』、『文學創作的醫患題材』等問題向他請教,蔣子龍都一一給予了掏心窩子的真誠回答。

北京東城圖書館的『作家與讀者見面會』免費文學講座,已堅持舉辦了3年時間,先後請到了鄭欣淼、葉廷芳、崔道怡、陳建功、劉躍進等200多位文化名家授課,聽眾達數萬人次。

這些聽眾都是普通市民,以退休者爲多,他們年輕時忙於生計沒有學習機會,現在條件好了就勤奮地來此補課,目前已自發形成一支堅持聽課、課後討論的『著名聽眾隊伍』,甚至多次被一些媒體報導。而這支隊伍還在擴大,不斷有年輕學子、進城務工人員加入其中,來自連雲港的民工鮑成達在北京某單位做保安,堅持聽課,目前已在多家媒體發表了文學和新聞作品。

當聽眾們感謝蔣子龍放棄節日休息冒著嚴寒來京爲他們講課時,蔣子龍卻感慨地說:『是我要感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能在2012新年的第一天,來北京和大家一起談文學、談讀書,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情!這個不平凡的元旦讓我收穫多多。』(本報北京11 本報記者 韓小蕙)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