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語文訓練是學者的第一步 以情感之心發現科學之美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2-29 00:00| 發布者: 偷月| 查看: 1606| 評論: 0|原作者: 計亞男、魏月蘅、王曉櫻|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人間自是有情痴,此恨無關風與月』,這樣的詩詞與學術研究有關係嗎 ?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總結出的 5 種正多面體,為什麼恰恰是自然界中晶體的形狀 ? 近日,在第二屆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上,著名數學家丘 ...

『人間自是有情痴,此恨無關風與月』,這樣的詩詞與學術研究有關係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總結出的5種正多面體,為什麼恰恰是自然界中晶體的形狀?近日,在第二屆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上,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作了『為學與做人』、『幾何學賞析』兩場報告,他既告訴青年學子,學術研究要投入自己的『情感』才能獲得成功,又告訴普通聽眾,幾何學與人們的生活聯繫廣泛。

在『為學與做人』的演講中,丘成桐強調學數學要用『情』,他說,很多重要的發明創造是學者在深厚的感情的潛意識中完成的,而追求學問的熱忱需要培養。丘成桐認為,目前國內不少專家只注重科學的應用,而不願意在基本科學上下工夫,然而從工業革命以來的科技突破無不源自基本科學的發展。對基本科學的認識不夠深入,只滿足於應用而沾沾自喜,終究是尾隨人後,更不能做跨學科的學問。

丘成桐希望青年學生年輕時務必踏實,將基本學科學好,同時也應研習應用科學,因為這些知識能增長見聞,引發對學問更寬廣的認識。『在學好數學的同時,更不能偏廢語文。語文的訓練是成為真正學者的第一步。』丘成桐說。

在『幾何學賞析』的演講中,丘成桐介紹了幾何學脫離神學與宗教成為科學的歷史過程。從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定理證明概念,到用數字描述幾何圖形,再到物體分布影響空間幾何,人類對幾何認識的不斷深入,帶動了其他學科的進步。丘成桐還向聽眾展示了幾何與生活的聯繫:擊鼓的聲音怎樣通過幾何學分析,推知鼓的形狀;幾何中的『對稱』怎樣推導出物理方程。『幾何學所蘊含的包容、簡潔、穩定的思想,正與藝術、心靈相通。』丘成桐說,『難怪柏拉圖宣布雅典學院「不懂幾何者勿入」』。

在這次數學論壇上,同期舉行的『丘成桐數學獎大賽』,不同於以往的數學競賽,這次比賽沒有試卷和標準答案,代之以學生自選的題目和論文答辯。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肖傑告訴記者,之所以採取這樣的形式,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們對於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對數學產生發自內心的情感,這樣才能有創新產生。

來自鞍山一中的高二學生夏銘辰獲得了大賽優秀獎,在聽了『為學與做人』的報告後,感觸頗深,『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全面發展的意義所在,以前,我認為數學學好了就能成為數學家,這次我明白了人文素養對我們的重要性。』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