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松,復旦大學 近年來,新建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博物館越來越多,吸引了不少公眾走進博物館。但同時,一系列博物館突發事件也引起公眾對博物館藏品安全、運營管理等問題的高度關注。 據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陸建松介紹,美國88%的博物館提供從幼兒到少年的教育項目,我國博物館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博物館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無法充分滿足公眾需求,更無法吸引青少年走進博物館。 他認爲,現代博物館的核心使命是教育,博物館應成爲民眾的大學。博物館在當代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促使各國建設博物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青年報:您能介紹一下我國博物館目前的總體狀況嗎? 陸建松:據國家文物局統計,1949年,新中國建立時,我國只有25個博物館。1978年年底,全國文物系統博物館有349個。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共有博物館3415個。進入新世紀後,博物館建設無論從數量、規模還是速度上來說,都是我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博物館發展迎來了黃金時代。 博物館參觀者數量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部分博物館向全社會免費開放後,每年觀眾參觀量超過3億人次。截至2010年,全國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總數達1893個。 中國青年報:爲什麼新建博物館激增,質量能跟得上嗎? 陸建松:之所以出現博物館建設高潮,一方面與我國綜合國力增強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黨的『十五大』以來,黨和國家對文化事業發展的大力推動有關。 但是,我國博物館建造中存在諸多違背建設規律和程序的現象,直接影響了博物館的質量。比如,現在各地政府加大了對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但博物館爲什麼要建、如何建、建成什麼樣,往往由政府決定。由於缺乏科學規劃,部分建成的博物館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成了政府裝點門面的擺設。 還有一些博物館『重建築、輕展覽』,不顧博物館的實際使用需求,盲目在建築上攀高比大,投資規模動輒上億元甚至10億元。這不僅造成建築空間大量浪費,而且能耗巨大,營運不堪重負。本該重點考慮的展覽費用,只能捉襟見肘。 在博物館水平先進的國家,觀眾需求總是被放在首位。比如加拿大,觀眾意願決定辦館、辦展的方向。因此,他們會定期進行民意調查,全面及時地了解和掌握民眾對博物館的興趣、意願和預期,並以此爲依據建設博物館和舉辦展覽。 中國青年報:有人說,我們的博物館是『一流的藏品、二流的展覽、三流的服務』。真是這樣嗎? 陸建松:這個說法不太準確。拿藏品來說,我國博物館收藏總量少,且品類單調,同質化現象嚴重。現在全國文物系統博物館藏品總量約1571萬件,省級博物館每家平均藏品僅10多萬件,大部分藏品爲陶瓷器、青銅器、玉器、錢幣、字畫等。 而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羅浮宮擁有藏品400多萬件,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藏品300多萬件,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擁有藏品300多萬件。美國史密森尼研究院所屬的19家國家博物館收藏量達1億多件。這些博物館不僅藏品量大,而且品類豐富。 此外,當前我國博物館主要扮演『文物倉庫』的角色,工作重心是文物收藏,對如何爲社會和公眾服務往往不夠重視。所以,雖然我國博物館每年舉辦的展覽數量不少,但大部分展覽常年不變,水平不高,並且普遍存在『重展不重教』的問題,圍繞展覽舉辦的教育活動非常少。 中國青年報:進行教育活動是博物館應有的功能嗎? 陸建松:現代博物館的角色和功能日益寬泛,但其核心使命就是教育。教育是現代博物館最主要的社會功能。博物館應成爲民眾的大學。 博物館在當代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中的作用,是促使各國建設博物館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有88%的博物館提供從幼兒到少年的教育項目,70%的博物館在過去5年中增加了面向教師和學生的服務。美國史密森尼研究院每年都與教師開展多次座談,聽取他們的意見,還邀請相關教師參與編寫教材。 史密森尼研究院亞洲藝術院曾舉辦中國明清祖先畫像的展覽。展覽前,博物館組織了17名亞裔高中生用10個月時間走訪了不同的亞裔家庭,調查其祭祀祖先的內容、形式及演變,並在展覽開幕時將調查結果與展覽同時展示。 在英國,紐卡斯爾博物館群與中小學校、高等院校建立緊密聯繫,將博物館知識融入教材與課外活動中。他們還在博物館裡特別開闢了多間活動室供青少年使用,而且設計了很多遊戲幫助孩子對歷史、生活、藝術作品、戰爭災難形成感性認識。孩子們可以在輕鬆友好的氣氛中獲取知識。 法國的中小學生每周都有一兩次參觀博物館的專門課程,並有具體的教學大綱和計劃。同時,博物館還經常接待學校師生參觀。學校把博物館作爲課堂,參觀前,教師會事先給學生出題,並在參觀博物館時進行現場解答。 中國青年報: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不愁資金,怎麼讓他們有動力精心辦展覽和教育活動呢? 陸建松:很多博物館在免費開放的一陣熱鬧後就歸於冷清了。這對我國博物館是一個普遍困擾。從政府角度講,首先,要確立博物館作爲國民教育體系有機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通過立法明確博物館的教育機構性質,明確博物館應加強與其他文化教育機構的橫向聯繫,與學校及有關單位開展共建活動。 再者,要將博物館納入學校教學體系。一是由教育部門協調建立館校聯繫制度,指定專人負責促進博物館與學校的聯繫。二是在制定教學大綱時,把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學習列入教學計劃,明確規定教師要帶學生去參觀。有些課程,如歷史、藝術史、美術、自然等,教師可以根據需要把課堂搬到博物館,進行現場教學。三是將博物館納入教師培訓計劃,要求教師樹立『博物館教育理念』,熟悉並善於利用博物館資源輔助學校教育。 此外,我們還要加強免費開放博物館的績效考評,健全激勵機制,必須建立一套考核博物館展示教育和開放服務的專業標準,爲博物館進行考核和激勵提供依據,也爲公眾監督提供依據。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