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著名学者朱季海先生在苏州辞世 享年96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12-23 00:00| 发布者: 延章| 查看: 1220| 评论: 0|原作者: 李婷|来自: 姑苏晚报

摘要: 12 月 21 日 晚九时三十分,著名学者朱季海先生在苏州家中安详辞世,享年 96 岁。遵其生前遗愿,朱季海先生将安葬于姑苏灵岩山下。    朱学浩 先生,字季海,一九一六年生,上海浦东三林 ...

1221晚九时三十分,著名学者朱季海先生在苏州家中安详辞世,享年96岁。遵其生前遗愿,朱季海先生将安葬于姑苏灵岩山下。

  朱学浩先生,字季海,一九一六年生,上海浦东三林塘人。父亲朱孔文,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接受革新思想。朱季海自幼承继家学,又熟习国故,青少年时期,即在余杭章太炎先生门下就学,参加“国学讲习班”。章太炎讲学时,朱季海负责记录;章讲毕,朱亦搁笔,稍加标点,即成著述。因此朱季海极受章太炎器重,得以侍奉起居而从旁问学,有“千里驹”的美誉。朱季海是“章氏国学讲习会”的主要发起人,并任《制言》半月刊主笔,宣传国学,间或在京沪苏杭等地游学。章太炎去世后,朱季海与其他弟子整理先师遗著,成《太炎先生著述目录》,并就职于“太炎文学院”,与朱希祖等担任主讲教师。抗战爆发,朱季海的学术研究时断时续,抗战中,朱季海开始从事《楚辞》的研究,借以寄托其《哀郢》的忧思。1946年,朱季海由章太炎夫人汤国梨推荐,进入南京国史馆工作,两年后辞职返苏,间或在苏州九如茶馆设席讲学。

  1949年后,朱季海任教于苏州第三中学,并继续其《楚辞》及先秦文史的研究。“文革”中,朱季海潜心读书,隐而不出。20世纪80年代初,朱季海参加了中国训诂学会,并任名誉顾问,从此时起,朱季海又开始全面从事书画理论的研究,并有《海粟黄山谈艺录序》、《朗润园读画记》、《南田画学》等多种论文著作问世。20世纪90年代,他受聘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文学、史学、美术三个学科的带头人,治学不辍,范围广及音韵小学、书画理论、苏州地方史地等许多方面,有《楚辞解故》、《庄子故言》、《南齐书校议》、《南田画学》、《石涛画谱》等著作。

  201111月,《朱季海著作集》先出两种《初照楼文集》、《说苑校理・新序校理》由中华书局出版,著作封面题签是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并在苏州举行首发座谈会。据悉,朱季海先生的其余著作也将陆续由中华书局出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