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著名文學家木心逝世 生前自稱『文學魯濱遜』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2-23 00:00|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816| 評論: 0|原作者: 謝正宜|來自: 新聞晚報

摘要: 他是陳丹青言必稱為『吾師』的前輩,是阿城口中的『先生』,是陳村閱讀其文『如遭雷擊』的形容―― 12 月 21 日凌晨 3 時 ,著名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因病於浙江烏鎮去世,享年 84 歲。此事也成為微 ...

他是陳丹青言必稱為『吾師』的前輩,是阿城口中的『先生』,是陳村閱讀其文『如遭雷擊』的形容――1221日凌晨3,著名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因病於浙江烏鎮去世,享年84歲。此事也成為微博關注熱點,引發網友紛紛悼念。

  木心一生,堪稱傳奇――從烏鎮到上海,從上海到紐約,再從紐約重回故鄉。始終孑然一身,惟有文學與藝術相伴。

雲集『大牌讀者』

  木心沒有眷屬子女,卻有着一群『大牌』讀者。對木心的文學成就,梁文道、陳子善、蔡康永、陳村等都甚為推崇。早在2006年,陳丹青就曾在【我的師尊木心先生】一文中,詳細介紹他與木心的師生緣分。 1982年,我與木心先生在紐約結識,從此成為他的學生。24年來,我目睹先生持續書寫大量散文、小說、詩、雜論;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與其他朋友聽取先生開講【世界文學史】課程,歷時長達五年。課程結束後暢談感想,我說:我可以想像不出國,但無法想像出國之後我不曾結識木心先生。 』『一段詞語、一句話,就能透射光芒,直指人心,先生正是這樣的作家。

  評論家梁文道盛讚木心:『他像是從一個從來沒有斷裂的傳統中出來的,他能夠用文字把你整個兒抓進去。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孫郁感慨道:『讀幾冊木心作品集,像一番奇遇,自嘆天底下還有這樣的文字在,似乎是民國遺風的流動,帶着大的悲欣直入人心。 』美國加州大學文學史教授童明分析:『木心風格不是「一脈相承」,而是「多脈相承」。他的精神氣脈既繫於春秋、魏晉、漢唐的華夏文化,又源於古希臘的悲劇精神,而思維特徵和藝術格調卻又是西方現代派的,且與近三十年來最深思熟慮的西方人文思想息息相關。

  前幾日,某知名雜誌舉行的魅力50人活動中,陳丹青以弟子的身份,替木心領獎,並稱之為『這個時代最富於傳奇和啟示的作家』。

盛名遠揚海外

  在海外,木心的名氣要比在國內大得多,被視為深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傳奇人物。 2003年,木心個人畫展在耶魯大學美術館、紐約亞洲協會、檀香山藝術博物館等巡迴展出。他的畫作被大英博物館收藏,這也是20世紀的中國畫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該館收藏的。陳丹青也介紹,木心的部分散文與小說被翻譯成英語,成為美國大學文學史課程範本讀物,並作為唯一的中國作家,與福克納、海明威作品編在同一教材中。

  上世紀八十年代,內地作家開始『發現』這位『文學魯濱遜』,『文學魯濱遜』是木心自封的稱號,他還說,從大洋彼岸的美國漂過來,突然橫空出世,是個『文學不明飛行物』。陳丹青透露,『第一位將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電腦,發佈在網上的,是上海作家陳村。他讀到【上海賦】,「如遭雷擊」,乃宣告:不告訴讀書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對美好中文的褻瀆。

  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官方微博發佈的『木心先生治喪委員會名單』中可以看到,不光有陳丹青、梁文道、蔡康永、陳子善、陳村等文化名人的名字,紐約哥根海姆美術館亞洲部主任、美國加州大學文學史教授,也都赫然在列。在評價木心的文學成就時,陳村認為:『毫不誇張地說,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見到的依然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優美、深刻、廣博。 』陳子善則在木心作品在內地出版時點評道:『雖然姍姍來遲,畢竟還是來了,現在是到了木心先生的散文「牆外開花牆內紅」的時候了。

安然走過人生

  昨天,桐鄉市殯儀館站滿了前來弔唁的人。木心的學生陳丹青匆匆趕往桐鄉,與他一起前來的,還有廣西師大出版社總編輯劉瑞琳、作家駱以軍等數位生前好友。

  在場的惟一親屬,是生活在北京的木心外甥王韋,他介紹,一個多月前,得知木心病重,自己趕來烏鎮守護,直至先生終告不治。 『病重前,先生一直忙於寫書、畫畫、審稿,上一次見面是前年,當時身體已虛弱,但依然健談。臨走時,先生已處於昏迷狀態,所以,他是安然離去的,沒有痛苦。

  『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的木心先生8冊文集,封面全是木心先生自己挑選的。他說,做書一定要用心,自己不滿意的東西一定要捨棄。』操作木心先生文集出版的編輯曹凌志透露,『他其實最希望大家叫他詩人,因為在他心中,只有詩人是最難達到的人生境界。

  據悉,木心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224日上午十點在桐鄉殯儀館舉行,靈堂設於烏鎮東柵木心故居,開放給前來祭悼的各界人士。

  人物介紹

  木心,本名孫璞,字仰中,1927年生於烏鎮東柵,自幼迷戀繪畫與寫作,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1982年移居紐約,從事美術及文學創作。出版書籍10多部。2006年,應故鄉烏鎮的盛情邀請,回國定居至今。去年秋天,因肺部感染入住桐鄉第一人民醫院,直至不治。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