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是都市里的民俗新象,是时代的文化标签。 站在又是一年即将去的临界时段,回首间,2011年的标签上清楚地刻印着其独有的文化代码。 2011年,中国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着流行,而流行又在或显然或含蓄地改变着人们自己。 而事实上,“HOLD住”这个混搭词并不是一个新词,在港澳等地多年前就被人使用。但是,2011年的网络传播,使它成为一个火速流行的新辣词汇,这一方面因为这个词的通用性:在英语中,HOLD一词有“拿、抱、握住、控制、掌控”的意思,用法非常丰富,“HOLD住”就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能控制把持住,也有给力、加油的意思。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其非常恰当地契合了当下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北京大学中 不可否认的是,“HOLD住”在2011年的大行其道,离不开大多数人忽然间在这一年HOLD住并迷恋住了微博等新的社交网站模式这个独特的时代背景。 微博热,自2010年起就在中国社会持续“高烧”、在2011年的中国网民中全面开花,甚至有人鉴于它流行之异常火爆,宣称从2011年起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 从简单的记录流水账,到有意识地关注现实、聚焦生活,微博成为一个浓缩的世俗生活超市,形形色色的生活百态如同被摆到了一个个“货架”上,供人欣赏、引人驻足,而其中那些被群起“抢购”的词汇、歌声、语录、故事,甚至一个表情,就成了流行并“下载”到现实生活中――微博几乎成为中国社会流行文化的萌芽地、风向标、晴雨表。 微博、网络在2011年的浩荡流行,已经并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关于这一点,“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事实上,起码还有一群人相信这个改变。喜欢并习惯在淘宝网上自在而时尚着的人群,在2011年,他们忽然发现,原本被淘宝网大量商户用于推销商品的一个麻酥酥的语句――“不包邮哦,亲”竟然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了一个绝对新鲜的流行词汇――“淘宝体”。 从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发布一些“淘宝体”的通缉令,到一些政府部门发出“淘宝体”的通知、公告,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流行改变生活的案例。 有些流行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又有些流行却是缘自人们生活的改变和群体性向善、向美的力量――比如,“最美XX”的称谓的流行。 2011年,最温暖的流行和改变,是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上“最美XX”等感动人物的集体性出现。 这个温暖的流行,甚至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美联社、法新社、英国《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美国《纽约邮报》、福克斯电视台等欧美媒体,巴基斯坦媒体、中东媒体……都报道了“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故事在中国社会引起的巨大反响。 有评论人士感慨地指出,2011年中国社会流行文化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或者说亮点,就是人们开始尊崇富有美德的“好人”,这是中国社会价值观从改革开放后逐渐一边倒地向“拜金主义”“唯财富论”倾斜后,开始剧烈反弹、走向理性回归的一种具体表现。而这种转向性改变,将从简单的社会表象化流行走向一场深入的道德重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