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是都市裡的民俗新象,是時代的文化標籤。 站在又是一年即將去的臨界時段,回首間,2011年的標籤上清楚地刻印着其獨有的文化代碼。 2011年,中國人或主動或被動地參與着流行,而流行又在或顯然或含蓄地改變着人們自己。 而事實上,『HOLD住』這個混搭詞並不是一個新詞,在港澳等地多年前就被人使用。但是,2011年的網絡傳播,使它成為一個火速流行的新辣詞彙,這一方面因為這個詞的通用性:在英語中,HOLD一詞有『拿、抱、握住、控制、掌控』的意思,用法非常豐富,『HOLD住』就是指面對各種狀況都能控制把持住,也有給力、加油的意思。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則是其非常恰當地契合了當下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 北京大學中 不可否認的是,『HOLD住』在2011年的大行其道,離不開大多數人忽然間在這一年HOLD住並迷戀住了微博等新的社交網站模式這個獨特的時代背景。 微博熱,自2010年起就在中國社會持續『高燒』、在2011年的中國網民中全面開花,甚至有人鑑於它流行之異常火爆,宣稱從2011年起我們進入了『自媒體時代』。 從簡單的記錄流水賬,到有意識地關注現實、聚焦生活,微博成為一個濃縮的世俗生活超市,形形色色的生活百態如同被擺到了一個個『貨架』上,供人欣賞、引人駐足,而其中那些被群起『搶購』的詞彙、歌聲、語錄、故事,甚至一個表情,就成了流行並『下載』到現實生活中――微博幾乎成為中國社會流行文化的萌芽地、風向標、晴雨表。 微博、網絡在2011年的浩蕩流行,已經並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關於這一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事實上,起碼還有一群人相信這個改變。喜歡並習慣在淘寶網上自在而時尚着的人群,在2011年,他們忽然發現,原本被淘寶網大量商戶用於推銷商品的一個麻酥酥的語句――『不包郵哦,親』竟然被廣泛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形成了一個絕對新鮮的流行詞彙――『淘寶體』。 從一些地方公安機關發布一些『淘寶體』的通緝令,到一些政府部門發出『淘寶體』的通知、公告,這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流行改變生活的案例。 有些流行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又有些流行卻是緣自人們生活的改變和群體性向善、向美的力量――比如,『最美XX』的稱謂的流行。 2011年,最溫暖的流行和改變,是在現實生活中和網絡上『最美XX』等感動人物的集體性出現。 這個溫暖的流行,甚至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美聯社、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美國【紐約郵報】、福克斯電視台等歐美媒體,巴基斯坦媒體、中東媒體……都報道了『最美媽媽』吳菊萍的故事在中國社會引起的巨大反響。 有評論人士感慨地指出,2011年中國社會流行文化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或者說亮點,就是人們開始尊崇富有美德的『好人』,這是中國社會價值觀從改革開放後逐漸一邊倒地向『拜金主義』『唯財富論』傾斜後,開始劇烈反彈、走向理性回歸的一種具體表現。而這種轉向性改變,將從簡單的社會表象化流行走向一場深入的道德重塑。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