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國社會文化印象:微博成流行文化風向標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2-16 00:00| 發佈者: 偷月| 查看: 1418| 評論: 0|原作者: 鄔煥慶|來自: 新華網

摘要: 流行文化是都市裏的民俗新象,是時代的文化標籤。   站在又是一年即將去的臨界時段,回首間, 2011 年的標籤上清楚地刻印着其獨有的文化代碼。    2011 年,中國人或主 ...

流行文化是都市裏的民俗新象,是時代的文化標籤。

  站在又是一年即將去的臨界時段,回首間,2011年的標籤上清楚地刻印着其獨有的文化代碼。

  2011年,中國人或主動或被動地參與着流行,而流行又在或顯然或含蓄地改變着人們自己。

  201189,來自寶島台灣的某電視綜藝節目中的一句『整個場面我HOLD住』,居然毫無徵兆地迅速在網絡上瘋傳,11天點擊率就突破了100萬次,『HOLD住』毫無疑問將成為年度流行詞。

  而事實上,『HOLD住』這個混搭詞並不是一個新詞,在港澳等地多年前就被人使用。但是,2011年的網絡傳播,使它成為一個火速流行的新辣詞彙,這一方面因為這個詞的通用性:在英語中,HOLD一詞有『拿、抱、握住、控制、掌控』的意思,用法非常豐富,『HOLD住』就是指面對各種狀況都能控制把持住,也有給力、加油的意思。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則是其非常恰當地契合了當下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2011年『HOLD住』這個詞彙流行起來,是有其社會文化背景的,它反映了中國公眾意見表達的一種內向化。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以後,中國的崛起在國際上已經得到承認,中國人在國際上尋求認可的情緒已經得到釋放,因此,從2011年起,他們更加注重個人體驗,關注身邊的事情。『HOLD住』這個詞彙正好反映出這樣一種情緒,一方面它有『兜得住』的意思,強調由個人來負責個人的事情,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一種期望,希望社會來替自己解決一些問題。一年到頭,也許積累了一些負面情緒,也許有一些疲倦和麻木,就更需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而『HOLD住』就能包括這樣一種情緒,這恐怕就是它得以運用在各種場合的原因。

  不可否認的是,『HOLD住』在2011年的大行其道,離不開大多數人忽然間在這一年HOLD住並迷戀住了微博等新的社交網站模式這個獨特的時代背景。

  微博熱,自2010年起就在中國社會持續『高燒』、在2011年的中國網民中全面開花,甚至有人鑑於它流行之異常火爆,宣稱從2011年起我們進入了『自媒體時代』。

  從簡單的記錄流水賬,到有意識地關注現實、聚焦生活,微博成為一個濃縮的世俗生活超市,形形色色的生活百態如同被擺到了一個個『貨架』上,供人欣賞、引人駐足,而其中那些被群起『搶購』的詞彙、歌聲、語錄、故事,甚至一個表情,就成了流行並『下載』到現實生活中――微博幾乎成為中國社會流行文化的萌芽地、風向標、晴雨表。

  微博、網絡在2011年的浩蕩流行,已經並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關於這一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事實上,起碼還有一群人相信這個改變。喜歡並習慣在淘寶網上自在而時尚着的人群,在2011年,他們忽然發現,原本被淘寶網大量商戶用於推銷商品的一個麻酥酥的語句――『不包郵哦,親』竟然被廣泛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形成了一個絕對新鮮的流行詞彙――『淘寶體』。

  從一些地方公安機關發佈一些『淘寶體』的通緝令,到一些政府部門發出『淘寶體』的通知、公告,這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流行改變生活的案例。

  有些流行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又有些流行卻是緣自人們生活的改變和群體性向善、向美的力量――比如,『最美XX』的稱謂的流行。

  2011年,最溫暖的流行和改變,是在現實生活中和網絡上『最美XX』等感動人物的集體性出現。

  201172,浙江杭州濱江區一住宅小區裏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讓『最美媽媽』吳菊萍成為億萬人心中的平民英雄。因為一句『我是出自一個母親的本能』的樸素的話,忽然間讓網民和媒體贈與她的『最美媽媽』的大白話稱謂成為一個很有力度感和時尚感的字句,『最美』竟從此流行開來,成為2011年獨特的一道流行風景線。此後,『最美護士』『最美女孩』『最美婆婆』等一系列平民中的英雄,流行在2011年,感動了2011年的你我。

  這個溫暖的流行,甚至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美聯社、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美國【紐約郵報】、福克斯電視台等歐美媒體,巴基斯坦媒體、中東媒體……都報道了『最美媽媽』吳菊萍的故事在中國社會引起的巨大反響。

  有評論人士感慨地指出,2011年中國社會流行文化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或者說亮點,就是人們開始尊崇富有美德的『好人』,這是中國社會價值觀從改革開放後逐漸一邊倒地向『拜金主義』『唯財富論』傾斜後,開始劇烈反彈、走向理性回歸的一種具體表現。而這種轉向性改變,將從簡單的社會表象化流行走向一場深入的道德重塑。

  2011年的中國社會流行文化,在流行,被改變――一切都是如此纏綿而悠長。人們在追尋着自己的樂趣、成熟着自己的品位、堅持着關於物質或精神的一切欲望和夢想,創造着流行並被自己創造的流行改變。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