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思維科學研究所腦功能開發與思維訓練研究中心主任、『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研究與實踐』總課題組組長 一、學齡提前、學制縮短,在人類智力高峰期早成才。 一是入學年齡要降低,學制要縮短,在人類智力高峰期學有所成。實際上四五歲入學,十七八歲大學畢業,在中國、在外國都有先例,而且許多傑出人才都在這個年齡段脫穎而出。人類在與時俱進,入學年齡降低,學制縮短,勢在必行。 二是我們應該研究『學習的成本』:即有效學習時間和時間的成本;最低學習費用和成才的成本。這裡面有5點要避免:1.重複學習。例如,小學與初中、初中與高中某些課程要銜接,但不要重複;高中與大學一二年級一些課程內容一貫但也不應重複。2.應該避免把學習複雜化。複雜化的例子,如:上完課,還必須課外輔導;輔導書品種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雜,本來很簡單的知識,越說越複雜;3.題海式教學。4.懲罰式教學。發現學生作業錯誤,懲罰學生重寫、重做10-100遍,這不是教育,是對學生人性的摧殘。5.爲教育多花錢,少辦事、不辦事、辦傻事。 二、要培養全才、通才、創新型人才、傑出人才。 一是大成智慧者應該是一個全才、通才、傑出人才。這樣的人才要具備3個條件:熟悉科學技術的體系,熟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工、文、藝結合,有智慧;熟悉信息網絡,善於用電子計算機處理知識。 二是傑出人才培養模式要符合大成智慧的三個層次結構:知識層:它是由各種科學技術知識、信息、經驗、感受等要素構成的;情感層:它是由人們的價值觀念、需要意識、精神、品德、意志、意向、情趣等等因素構成的,是思維結構中不可或缺的動力與調控層次,這是大成智慧的核心;智慧層:它是以知識層和情感層的整體綜合爲基礎的。大成智慧的三個條件和三個層次結構,是錢學森爲我們設計的傑出人才最佳培養模式。 三、科技、教育必須創新。 不要拿『創新』當口號,創新是實實在在的能力和智慧。一個有科學創新精神和能力的人,必須具有科學創新思維和智慧,必須創造出『別人沒有的東西』,絕不是『人云亦云』,要敢說別人沒說過的話,要敢做別人沒做過的事;藝術、形象思維、非智力因素給創新以靈感,文理不要分家,科學與藝術要結合。 四、全面學習才能德、智、體、美、勞、情、創全面發展。 要進行『全人格教育』,全學科學習。把人格健全、學會做人放到首位。不要只爲應付考試學習,不要只學習幾個支離破碎的『考點』,要超脫地看待考試和分數,要全面系統地學習,要掌握各門學科的體系,要開拓科學創新思維,這樣才能造就全面學習、全面發展的全才。 五、教育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 現代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應符合錢學森所設計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結構。關於系統工程,錢學森認爲:『系統工程就是從系統的認識出發,設計和實施一個整體,以求達到我們所希望得到的效果。』 六、教育科學科研必須接受實踐檢驗。 科研不是爲好看,不是爲高高在上,而是爲實踐服務。理論重要,實踐更重要。實踐是爲了檢驗理論、檢驗科研的。錢學森說過:『理論,就是人們的實踐經驗的概括,最概括的理論也許不是用數學表達,而是對現象的理解能力。』『現象』就是現實,就是實踐的對象,它是理論的根據,理論的源泉。錢學森反對『以科研帶教學』的觀點,指出了人們把科研與實踐顛倒的錯誤認識。錢學森說:『我認爲(教改),應該採用客觀的、半經驗半理論的方法,有點理論的指導,但更多的還要靠經驗,靠實踐。』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