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從老師到學生,從教學到學習,從科研到服務社會,教育,這個涵蓋著很多內容的領域,應從『錢學森精神』中汲取什麼? 理想和信念 ――錢學森曾說:『……在美國呆了整整20年,這20年中……所有這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爲的是日後回到祖國能爲人民做點事。』 『當前,隨著全球化浪潮的衝擊和新興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思潮交匯激盪,對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產生巨大的衝擊。理想信念缺失、價值取向多元等問題,時刻在考驗著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說:『學習和弘揚錢學森胸懷祖國、赤誠忠貞的愛國精神,對於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的確,從『實業救國』到『交通救國』再到『航空救國』,錢學森的人生理想無不與祖國緊緊相系,他曾說:『我從1935年去美國,1955年回國,在美國呆了整整20年。這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學習,後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爲的是日後回到祖國能爲人民做點事。』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教育系統學習弘揚錢學森精神,就是要切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著力形成志存高遠、報效祖國和人民的高尚情操。 求真求實做學問 ――錢學森曾說:『科學上不能有一點失誤,小數點錯一個,打出去的飛彈就可能飛回來打到自己。』 錢學森嚴謹求實、一絲不苟的求真精神,在航天界傳爲佳話,並影響了幾代科技工作者。他和青年同事們談心說,科學上不能有一點失誤,小數點錯一個,打出去的飛彈就可能飛回來打到自己,無論是學習還是做研究都必須做到『嚴謹、嚴肅、嚴格、嚴密』。 馬德秀說,至今上海交大還流傳著錢老當年在水力學考試和熱工實驗報告中『兩個100分』的故事。『他的科研手稿,字體工整秀麗,圖形表格規範,等號劃得如同直線一般,有的計算數字精確到小數點之後8位。』 錢學森的求真精神同樣體現在積極倡導科學民主上,他一再強調:職務高低、資歷深淺、年齡長幼,不是判斷學術是非和水平高低的標準。『學習弘揚錢學森精神,就要切實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著力形成淡泊名利、科學嚴謹的良好學風。加強科研誠信和學術道德教育,積極構建開放合作的學術研究機制、民主平等的學術討論機制、以質量和貢獻爲導向的學術評價機制。』袁貴仁說。 生命不息創新不止 ――錢學森曾說:『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 作爲中國現代史上一位傑出的科學家,錢學森一生貢獻了許多創新超前的科學思想。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有成果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光電學院教授房建成說:『這是錢老的名言,也是我們實驗室的座右銘。實驗室是錢老55年前親自提議建立的我國第一個陀螺慣導實驗室,我們所從事的技術研究難度大,耗時長,一代儀器的研製要花20年甚至30年的時間,沒有耐心、信心和勇氣是幹不成的。正是錢老的這句名言,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堅持不懈,十年磨一劍,最終取得成功。』 全人教育 ――錢學森曾說:『正因爲我受到這些藝術方面的薰陶,所以才能夠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 錢學森非常關注創新人才的培養,認爲這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所提出的著名『錢學森之問』至今仍是國人探討的熱點。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錢老就不斷闡述創新人才培養問題,以其深邃的思考和對傑出人才成長規律的洞察,形成了其獨特的教育思想,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全才與專才相結合的「大成智慧學」,他認爲科學家不僅要有自然科學知識,還要有哲學和人文藝術修養,創新需要良好的科學和人文精神,需要「全人」教育。』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說。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