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看中国科技论文的一喜一忧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12-6 00:00| 發佈者: 顺天道化| 查看: 1418| 評論: 0|原作者: 张蕾、袁于飞|來自: 光明日报

摘要: 自 1987 年以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都要统计分析并定期发布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尽管该研究所所长贺德方一再表示,“从来不主张也不提倡单纯以论文的数量进行工作业绩考核和排序”,但毫 ...

1987年以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都要统计分析并定期发布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尽管该研究所所长贺德方一再表示,“从来不主张也不提倡单纯以论文的数量进行工作业绩考核和排序”,但毫无疑问,每年的统计结果发布还是会吸引学术界的热切关注与议论。

那么,来自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的最新数据说明了什么?在这些或多或少都有所增长的数据背后,我们可以解读出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

近两成科技论文“表现不俗”

“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统计,2010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共12.15万篇,其中23968篇论文‘表现不俗’,占我国论文总数的19.7%。”记者注意到,在评价中国科技论文在国际上的整体表现时,统计兼发布方使用的字眼竟然是“表现不俗”,让人感觉很新鲜。

“表现不俗”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标准又如何判定?对此,武夷山解释说,若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画一条线,则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2009年,我们第一次公布了通过这一指标进行的统计结果,受到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员的普遍关注。”

除“表现不俗”外,《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还以“热点论文”作为统计指标。例如,“截至201111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9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9.9%,排在世界第5位。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排在中国前面,中国今年超越了加拿大。”

“论文在发表之后两年间就得到大量引用的论文,我们称之为‘热点论文’,它往往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可以说是科学研究前沿的风向标。”武夷山解释说,热点论文往往就是被引用次数排在各学科前1‰的论文,并且在未来更长时间内也许会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

“大科学”与社科期刊能力有待加强

“大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具有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实验设备复杂、研究目标宏大等特点的研究活动;“大科学”工程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综合体现,是显示各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根据今年《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量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量大于30个的论文共计189篇;其中,第一作者单位为中国的论文(即以我国为主进行合作研究产出的论文)共计10篇,完全由中国作者署名发表的论文只有1篇。“总体来看,在‘大科学’研究领域,以中国科研人员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数量较少,在中国科研人员参加的所有论文中所占比例较低,这表明以我国为主进行的‘大科学’研究成果较少,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力量。”武夷山指出。

除了“大科学”研究成果过少外,武夷山认为,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被收录的状况也有些让人担忧。根据《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0年,《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中国论文5287篇,占收录世界论文总数的2.41%;收录的国际期刊总数为2803种,其中中国出版的期刊只有1种――《中国与世界经济》(ChinaWorld Economy)。“这与中国社科论文的增长态势形成较大反差。”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