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網絡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範圍之廣,產生影響之大,不得不讓我們對網際網路始終保持一種敬畏的態度。新的網絡產品不斷問世,人們使用網際網路的深度也不斷增加,這種高度融合式的依賴,使得技術變革對人類的思維和行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網際網路對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帶來哪些影響?網際網路時代,虛擬化的人際交往是否在朝著一種『穿越』化的趨勢發展?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 『速食』閱讀:你的深度在哪裡? 書刊時代造就了閱讀者線性的思維模式,人們可以沉浸到一本書中,按照書本的頁碼和文字順序,運用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思考。而到了網絡時代,『即時性』高於一切,傳統閱讀演變成『快餐式』閱讀。正如發生心理學家瑪麗安娜・沃爾夫所說:『我們不僅由閱讀的內容決定,而且由閱讀的方式決定。』『滑鼠輕鬆點,內容蜂擁至』,獵奇心理下的點擊過程很難有深入思考,『點擊文化』下的非線性思考,行程以某條信息爲起點向外延伸分散型的思維結構,培養出網民一心二用乃至多用的思維習慣,很多人在上網的時候同時打開多個瀏覽器窗口,在不同的網絡窗口中搜索信息。 網絡文化的高度綜合性,打破了圖片和文字的桎梏。形象化傾向誘導人們用『看』去了解世界,而排斥『想』。『速食』文化下的產物,大都以短小精悍的碎片化形式出現,而在這種氛圍中培養出來的更多是『內容翻譯者』,缺少了對問題的反思過程,長久發展只會弱化人的思維能力。 『人們通過網絡了解非常多的信息,卻沒有深刻的理解和體驗,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結果所了解的東西迅即成爲過眼雲煙。人們的注意力更加分散,生活也更加「碎片化」,思維方式更加感性,理性思維能力下降,對個人素質和社會發展都將產生某種不利影響。』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董天策教授對此表示擔憂。 搜尋引擎:遙控虛無的『安全感』 以往,人們遇到問題時,通常會開動腦筋分析問題,找出解決辦法。而現如今,這樣的思維模式正逐步發生變化。人們遇到問題,首先是打開網頁,登錄搜尋引擎,輸入關鍵詞,簡單的輸入便使相關信息一覽無餘。『不記、不想、不爭』,已經是許多都市白領最普遍的網際網路行爲;一群『史上最牛的職場達人』宣稱自己達到了『三不境界』:不記憶任何資料、不思考任何問題、不撰寫任何文案。搜尋引擎的功能強大,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讓很多上班族染上了『搜索依賴症』,形成了思考惰性。 對此專家提醒,這是網絡時代的一個全球化現象,無限的搜尋引擎讓人類有限的大腦實現任意銜接。而需要正視的是,搜索成癮弱化了人們思考的氛圍,讓越來越多的網民喪失了創造力,思維趨於簡單化。【哈佛商業評論】原執行主編尼古拉斯・卡爾認爲,『(網絡時代,在)丟掉了【戰爭與和平】,丟掉了羊皮聖經,丟掉了報紙雜誌,丟掉了托爾斯泰心靈的同時,人類正在丟掉的是大腦。』 從網上獲取一切所需要的信息,這甚至變成自身安全感的一種來源,症狀比較嚴重的人,對網絡的依賴會導致他們喪失基本的溝通能力。『網際網路時代降低了我們對一個問題深思熟慮的程度。』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哈艷秋認爲,『思維是一個很艱苦的過程,由於網絡所帶來的便利,使人們很容易產生思維惰性,一定程度上影響個人的創新能力;同時網絡上信息比較多,輿論複雜,使得人們很容易產生盲目從眾的心理,缺乏個人的思考。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注意提升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理性面對社會問題的能力。』 網絡社交:社會角色的分裂迷失 伴隨網絡的飛速發展,新型的人際交往方式(網絡社交)也正影響著人們的行爲和思維方式,傳統的面對面互動交往方式已發生改變。傳統交友方式大多是熟人穿針引線,或由同學、同事關係發展而來,傳統人際關係多是近距離接觸培養感情的結果。而在網絡社交中,交往雙方藉由各種網絡工具,以一種『身體缺席』的方式互動。心理學家埃里克・西格曼在一份報告中說,社交網站等電子媒體是英國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疏遠的罪魁禍首,因爲它們減少了人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網絡世界裡,一個人至少擁有現實人和網絡人的兩種身份,而在各類門戶網站中註冊多個帳戶,更是使一個人擁有了多變的網絡身份。當一個人以多重身份出現時,別人對他的認識就會失真,反過來也會影響自我判斷。這種角色間的相互衝突有可能是來源於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逃避心理,因此當無法駕馭角色,無法分辨真假的時候,就可能導致人格分裂,最終影響自我認識的建立。 實際上,社交網站只充當了人們交流的媒介,它本身並無是非對錯的差別。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會長馬皚也認爲:『網絡可能存在令人思維路徑狹窄的弊病,但與激活人的犯罪動機沒有直接因果關係。網絡僅僅是一個刺激源。』因此,社交網絡對社會的影響是人們使用社交網絡不當所致,西格曼說,社交網站並未如參加者所願改善社交生活,反而取代了現實生活。這種不當的產生,源自網際網路用戶媒介素養的缺乏,不能正確認識網絡的工具本質,而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建立好維護虛擬空間的身份,『但電子媒體始終無法取代面對面交流,因爲後者會對人體帶來重要影響』。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