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外學者評價人大國學院:這裡有的不僅僅是大樓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1-4 00:00|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308| 評論: 0|原作者: 蒙彬、楊默|來自: 人大新聞網

摘要: 『對文化傳統的重視要從教育開始。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幾乎沒有哪一個是不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的。』 在 10 月 30 日 結束的『機遇與挑戰:思想史視野下的出土文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北京大學道家文化 ...

『對文化傳統的重視要從教育開始。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幾乎沒有哪一個是不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的。』 1030結束的『機遇與挑戰:思想史視野下的出土文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北京大學道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鼓應教授高度評價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在推進國學教育方面的積極意義。

本次研討會在與即將啟用的國學館相鄰的新圖書館進行,陳鼓應教授說:『看到作為實體存在的人大國學院我着實是吃了一驚,從國學院學術刊物的質量上,我們可以看出人大對國學、對學術的重視――這裡有的不僅僅是大樓。』

『思想史視野下的出土文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辦,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台灣大學中文系協辦,來自海內外的著名學者共聚一堂,研討國學前沿課題。

2005年成立起,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堅持『大國學』、『新國學』的理念,以傳承中華文明、弘揚國學精髓、培養國學人才和建設和諧社會為職責,努力在傳承本國固有的悠久學術與教育傳統、構建培養創新人才體系、提高人文學術創造力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幾年來,國學院在構建國學教育的學科體系、探索國學教育的創新機制、打造國學教育的學術成果等方面已見成效,也為開展正規國學教育和科研提供了交流探討的平台。

『重建國學的體系、概念是當務之急,國學的重振事關價值與文化系統的重建,而這又事關國家、民族的命脈,世界各國皆是如此。一個國家的精神根基必然要根植於傳統。』台灣大學中文系鄭吉雄教授強調,『人大國學院的建立是十分有意義的舉措。』

由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國學院所引發,國學論爭被媒體稱為2005年的文化風向標。幾年來,『國學熱』不斷升溫。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表示,把國學熱導向可持續發展,必須進入正規的高等教育體制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哲學系主任李晨陽教授對『國學熱』在總體上持贊成態度,同時也指出:『在「國學熱」的大環境下難免有魚龍混雜的情況,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要有一些實質性的東西,不然就完全泡沫化了。作為從事國學研究的學者,要引導這個潮流向正規的、有利於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學者提供有實質性研究的貢獻。』

成立之初,人大國學院面臨着重建理念、方法、隊伍、學科的探索,也被寄予了恢復中國傳統人文學術融會貫通的傳統,探索新型學科制度和人才培養制度的希望。

對此,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系夏含夷教授深表贊同:『我感覺中國的學科分得太細,比如中文系、歷史系、考古系等等,研究周易的專家可以不做【詩經】,研究【詩經】的專家可以不做兩漢文學。我覺得國學院有這樣一個可能,就是把考古學家、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思想學家都「裝到一個籃子裡」。如果我們一直堅持下去,也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後我們就會造就一個很圓滿的國學。』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劉笑敢教授認為,國學一方面意味着傳統,另一方面作為學科又是一種新生事物。作為現代學科研究的國學與弘揚國學、挖掘其現代價值是兩種不同的任務。他建議,一方面,要做好作為現代學科存在的純學術領域的發展工作;另一方面,積極思考如何使國學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國學對於現代社會應當產生何種助益,以及如何達成這種助益。

鄭吉雄教授建議,發展國學,要促進兩岸合作,共同維繫民族文化之命脈;加速舊材料與新理論的結合,前者是根基,後者則能夠給予新的解釋;積極建立東西方的接軌,既要吸收西方觀念,更要說清國學概念,如此方能把國學推廣到世界,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貢獻。

20106月,國學院2004級首屆畢業生以全校名列第一的就業率回應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面對同學們即將去往工作崗位和海內外著名大學研究深造,紀寶成校長勉勵說,『修齊治平』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追求的人生理想,這對同學們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希望幾十年之後,國學院畢業生能夠有優秀的人才出現。

『我們如果真的要發展國學的話,王道還是要回到學術研究本身。』鄭吉雄教授提出,『就是要讓國學從學術的基礎出發,吸引新一代的年輕人了解真正的人文研究,而不是把「用」的觀念放在前面,學生畢業以後他們自然會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用」出去。』

對於推進國學教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柯馬丁教授認為:『任何國家都有這樣的義務,就是給自己國家的年輕人一種比較完整的教育,包括本國的歷史和文化傳統,這個很重要。但是要真正提高教育的質量,這個教育就必須包括批評的能力,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歷史。』

對於國學院未來的發展,李晨陽教授充滿信心:『現在辦國學院是很有必要的做法,利要大於弊。把國學院慢慢地辦起來,培養出有比較深厚、廣泛基礎的學生,相信再過一兩代以後,中國整個學界的國學基礎就完全建立起來了。這樣看來,大家應該對國學有更多的信心,有更多的投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