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就地高考要越过几道坎儿?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11-2 00:00| 發佈者: 偷月| 查看: 1281| 評論: 0|原作者: 姚晓丹|來自: 光明日报

摘要: CFP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十五位专家和随迁子女家长上书国务院,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期待流动人口子女能在流入地“就地高考”,此举迅速迎来了一片赞同之声。 ...

CFP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十五位专家和随迁子女家长上书国务院,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期待流动人口子女能在流入地“就地高考”,此举迅速迎来了一片赞同之声。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对建议书所提到的内容给予回应: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专门工作组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相关政策、办法或方案在出台前还将进一步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现阶段,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是不是彰显公平并可操作的高考改革方案?如果实施又需要迈过几道坎儿?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取消户籍限制”回应者众

在“建议书”已披露的内容中,专家们的核心观点是“立即废止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将高考报名条件改为考生的学籍所在地”,即“就地高考”。而为了完全消解户籍给高招带来的牵制,专家们呼吁“督促教育部尽快研究制定统一高考方案,在近年内实现全国统一高考”。同时,围绕“就地高考”,“建议书”还提出“要求教育部研究制定平等招生方案,促使部属高校不断降低本省市考生的录取指标比例,最终完全取消大学招生的地域歧视”。

其实,“就地高考”的呼吁并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话题,高考录取的地域不公平更是一个在全国“两会”上被一再重提的老话题。

但这一次,消息一出,还是触动了民众的神经。“早就应该改”、“势在必行”等声音出现在各个论坛、网站上。

舆论支持的背后,恐怕是广大群众长久以来对于高招政策改革的期待以及地域间高招指标分配带来的诸多问题。“户籍限制带来的是什么?高考移民、分数差异、流动人口的颠沛,总之是不公平。”一位网友这样总结。

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总量已经超过2.2亿,而省际之间的高考试题不统一,使得流动人口子女只得回原籍升读中学,无形中增加了流动儿童的比例,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事实上,更大的声援正是来自学生家长:“为什么一些重点高校在北京、上海可以拿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名额,而在其他一些省份,只分配寥寥几个名额,导致省份间分数差甚至在百分以上?户籍间的差异人为地造成高考不公平,为什么每年都有高考移民?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户籍。高考的户籍问题早就该改,如果大家都按照高考成绩来,这才是最公平的!

“就地高考”需要迈过哪些坎儿?

既然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呼吁,为什么建议书提到的问题迟迟不能实现?而如果这一政策付诸实施,又需要迈过哪些坎?

长期从事高招政策研究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认为:这一问题之所以至今未能解决,所关涉的不仅是教育公平,更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文化基础、就业流向、地方投入等多方面相关。

“‘就地高考’一旦放开,流动人口子女将随迁就读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方的高校,这对流动人口的务工流向将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给流入地的教育、经济、就业及人口管理等都带来很大压力。当地政府与民众能否坦然接受这些陡增的压力?这是制约这一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郑若玲坦言。

针对可能激增涌入大城市的务工人流,“建议书”给出的对策是,在不损害流入地户籍学生教育机会的前提下,采取增量的办法给随迁人口子女分配招生指标。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随迁人口子女的招生指标,必然意味着减少其他地区学生的升学机会,从而带来新的不公。”郑若玲解释道。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着眼于另一个可能出现的不公――“高考移民”。有专家认为,“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可以从根本上杜绝高考移民。熊丙奇则认为“不然”,“高考移民”反倒会被更大程度地催生。“道理很简单,不论怎么考,都会面临地区教育差距和高考录取指标的分配问题,而只要存在差异,就可能导致高考移民。近年来一些地区打击高考移民,实行的是户籍加学籍双证制度”。熊丙奇说。

“‘就地高考’可能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升学问题,但也可能随之带来其他诸多矛盾或不满,它只是一个解决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治标而非治本之策。”郑若玲说,“这一基于公平的理想政策要落实,还需解决来自各方利益群体的诸多矛盾与问题。”

高考怎样才公平

从分省高考到统一高考再到目前的自主招生,无论有多少追问,无论有多少改革措施,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高考怎样才公平?

记者注意到,尽管“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建议得到舆论支持,但依然有一些评论指出,流动人口毕竟是城市里的一部分居民,城市里大部分居民应该是常住人口,在兼顾流动人口利益的同时,还应考虑常住人口的利益。

持不同意见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则认为:“流动人口尽管不是城市的户籍人口,如果长期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也是常住人口的一部分,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

而教育公平这杆天平如何在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取得平衡,或许不是仅依靠高考政策就能解决的。

“如果按照人口比例划分指标而不是根据户籍,相信会更加公平。”董克用提议。

“高考在朝多样化这一改革方向行进的过程中,要重视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无论高考怎么改,公平始终是不变的宗旨。对于高考这样影响重大的大规模考试,只能在满足大多数人利益诉求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尽量弥补对少数人的不公平。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更大的政策调控与监管作用,推动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各地招生名额的调整进程。”郑若玲指出。

熊丙奇则认为,只有切实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才可能取消高考报名的户籍限制。

“如果推行深入的自主招生改革,赋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不再参加集中录取,这就实现了高考与户籍的脱离。自主招生的高校,在结合考生统一考试成绩、中学学科成绩、中学综合表现和大学面试考察评价学生时,可再加入地区教育因素,对不同地区学籍的学生实行加分或者减分,由此实现招生录取的公平。”熊丙奇最后说。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