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歌仔戲界首度聯手創作排演的【蝴蝶之戀】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姚凡攝
沿著海峽兩岸首條定期客貨班輪航線;搭乘香港航空公司正式開通香港至廈門的航線;通過廈門―上海開通的全程不到9小時的動車組…… 兩岸三地、十幾個兄弟省市的人們帶著一箱箱自家的『特色產品』前往廈門『趕集』。因爲一場融古匯今、涵括五湖四海的大中華文化狂歡節――第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將於 作爲全國唯一以『海峽兩岸』命名的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會,自2008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三屆,規模一屆更勝一屆,逐漸成爲海峽兩岸文化產業交流合作、攜手推進中國文化產業走向世界的一個良好平台。 草根與國粹交相輝映 元代首屈一指的畫家黃公望,曾畫下一幅堪稱繪畫界【蘭亭序】的巔峰之作【富春山居圖】。幾百年來,這幅畫幾經輾轉,終因被焚而斷成兩半,一半被浙江博物館奉爲鎮館之寶,另一半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稱爲『無用師卷』。在廈門文博會上,台北故宮博物院用心將『無用師卷』製成復刻板,雖然每幅價格高達上萬元,但一開賣就十分走俏。 在歷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上,總會有許多國粹精品讓觀眾『驚喜連連』。專家一再強調是無價國寶的甲骨文,就曾現身海峽兩岸文博會。不少聞風前來的專家看著這33片從未做過拓片的珍稀殷商甲骨不禁目瞪口呆。 在這場狂歡節上,英國珍寶博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院、宜蘭博物館、廈門博物館等紛紛派出館藏精品前來『坐鎮』。 不僅國粹『耀眼』,草根精品同樣『奪目』。海峽兩岸文博會上,來自兩岸三地藝術各界名家、愛好者也將自己的作品拿來展示。台灣著名畫家林智信展示了自己創作的一幅長達 傳統與創新火爆連連 漆線雕,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工藝,精細雅致的做工、栩栩如生的形象、古樸莊重的風格,堪稱中國一絕。早在300年前,漆線雕就馳譽中外。這樣珍貴的傳統文化,在海峽兩岸文博會上並不少見。 創辦伊始,海峽兩岸文化博覽會就以立足閩台、涵蓋海西、輻射港澳、面向全國爲宗旨。這一宗旨受到兩岸三地的熱捧,各地爭先將最具地方代表性的傳統文化拿到文博會上展示:漳州『搭』起遠近聞名的『福建土樓』;台灣『搬』來雍容典雅的『台北故宮』;素有『瓷都』之稱的江西景德鎮,也在文博會上『秀』出蜚聲海內外的景德鎮藝術瓷器…… 與此同時,一場來自兩岸三地『創意大軍』的『創意狂歡』,更讓人強烈地感受到新時代的大中華文化枝繁葉茂,繁花似錦。 縱觀歷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兩岸三地『驚艷』世界的創意產品層出不窮:可以讓『菜鳥』級攝影者拍出攝影師水準般相片的『高清傻瓜攝影棚』就擁有實用新型和外觀等多項專利;由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學生林曄琳設計的可作爲雜物籃、可當成衣架、可作爲購物車、可瞬間變形成 文化與經濟雙飛雙贏 結合埃及獅身人面像的金牛、充滿『荷塘月色』的墨綠牛……面對特色文化創意園區的廈門『牛莊』這一百多頭『創意牛』,奔牛節國際組織總裁Jerry難以置信。本來需要一年時間完成的『2010廈門國際奔牛節』的準備工作,只花了短短三個月。這個創意『牛莊』的運營方根深智業文化創意集團,就是搭乘海峽兩岸文博會這個順風車實現了新跨越。 根深智業只是文化產業藉助文博會騰飛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海峽兩岸文博會已經成爲了兩岸文化產業合作交流和投資交易的重要平台和會展品牌。正是藉助這一平台,大陸眾多文化創意企業吸收眾家之所長,並結合地方特色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化創意產業。另一方面,台灣文化創意企業藉助文博會這個平台與通道,尋找商機,拓展大陸文化創意市場。 海峽兩岸文博會凸顯了可觀的經濟增長趨勢:從首屆簽約109個項目,簽約總金額58.7226億元人民幣到第三屆的138個項目,總金額98.9835億元人民幣,海峽兩岸文博會的簽約項目和總金額已經比首屆增長約1.3倍和1.7倍。據了解,第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總展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共設標準展位1979個,展位數和展館面積分別比上屆增加了25%以上。經統計,今年的簽約額將突破300億元。 如今,藉助海峽兩岸文博會,諸多城市也從中獲得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據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介紹,30年來廈門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2%,一二三產業比例從1980年的21.6:57.8:20.6轉變爲目前的1.3:48.4:50.3。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