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中華文明的厚重和綿延,從我國藏量豐富的典籍中可見一斑。但是,歲月的侵蝕讓這座文明長城變得脆弱。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大中專院校的圖書館共收藏古籍4000余萬冊,其中千萬餘冊損毀和自然老化非常嚴重,亟待保護。一個更加嚴峻的事實是,與待修復的古籍相比,修復師卻少得可憐,如果一本本去修補破損古籍,需要數百年時間。然而,古籍等不起。 古籍修復,如何擺脫勢單力薄的現狀,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其中,如何讓文明的記憶依然可以觸摸?我們在努力尋找答案。 夜幕落下,北京的深秋已有幾分涼意。國企員工萬偉下班後乘坐2小時的公交車來到國家圖書館,旁聽古籍鑑定與修復的課程。沒有相關專業背景,不在乎學分和證書,憑的就是一腔熱情和興趣。在這一期首都聯合職工大學國家圖書館分校的古籍鑑定與修復班裡,萬偉有20多位同學。雖然素不相識,但大家都對古籍修復有着濃厚的興趣,很多人打算把古籍修復當作畢生的事業來經營,做一名修補時光的文化使者。 3年來,首都聯合職工大學國家圖書館分校,通過着力培養古籍鑑定與修復專業的學生,將古籍修復這項不為人熟知的技藝推向公眾。 究竟什麼樣的人能夠成為古籍修復師?這一職業的前景又在哪裡? 古籍修復,不僅要有手藝,還要有文化 國圖培訓中心的一間教室里,非遺傳承人、古籍修復專家杜偉生正在向同學們講授修復技術課。教室里擺放着5張長方桌,宣紙、糨糊、小刀、尺子和用牛皮紙包裝的磚頭是案頭工具,這堂課主講古書裝訂方法之一的『包背裝』,算是一堂入門課。 『古籍修復尤其強調動手能力,我當年跟着師傅是一對一學習,現在我們先教授基礎理論,再口傳身授教學,主張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相統一。』在 從事20多年書畫裝裱的非遺傳承人張平告訴記者,修復一本書,一般要分『六步走』:最先一步,通過文字描述和影像記錄為古籍製作檔案;接着,根據古籍的破損情況確定修複方案;然後將書分解開來,根據原書的紙張規格,找到從紙質、顏色到裝訂線都相同或相近的修補材料;隨後動手修復,一般採取『去酸』、『反鉛』等技法,全程需要影像記錄;最後兩步,則是壓平和復原。『就像醫生問診做手術一樣,六個步驟同等重要。如果修補方案不科學、修補技法不得當,都會對文獻造成二次破壞。』張平說。 國家圖書館自2008年開設古籍鑑定與修復專業,國圖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國圖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以及杜偉生、張平等專家,分別講授了古代漢語、古籍版本鑑定、古籍修復、書畫裝裱、書法篆刻、中國文化史等12門課程。學員在校期間還被推薦到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第一歷史檔案館、古籍修復公司等單位實習。據介紹,首屆50名學員已於今年夏天畢業,大部分人由此邁入古籍修復行業,有的進入圖書館、博物館等公藏單位,有的則在私人收藏、拍賣公司等民間機構學以致用。 善本文獻加速脆化,大量古籍亟待拯救 一份2006年國家圖書館初步統計測算的報告顯示,全國現存古籍大約3000萬冊,破損古籍約1000萬冊,當時全國從事古籍修復工作的技術人員還不足100人,而在這些技術人員當中,40―50歲的占到了絕大多數,只有不到1/6為40歲以下。即便到了今天,要完成全部修復工作仍需數百年,且前提是古籍不再繼續破壞。 以國家圖書館為例,據介紹,當時全館古籍修復人員只有10余名,其中1/4的人員為50―60歲,1/4為40―50歲,其餘的為40歲以下。而在國家圖書館館藏的善本古籍、金石拓片、敦煌遺書等260多萬冊的古籍特藏中,需要『動』一下的將近有200萬冊,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而近幾年的普查結果顯示,現存古籍數量遠比測算的數字要大,其破損數量也多一些。古籍紙質文獻的脆弱性,加上環境的污染,許多古籍善本文獻正在加速酸化和脆化,更大量的破損古籍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去『拯救』。 古籍修復行業本身的性質和要求決定了『成材率』偏低,用張平的話來說,就是『十個人里也難尋一個優才』;再加上,如同中醫醫術一樣,古籍修復是一門需要時間和實踐磨礪的技藝,年輕後備人才的匱乏實在令人擔憂。 『實際上,我們是在做一項跟時間賽跑的工作。』國圖培訓中心負責人閆征說。從古籍修復班開設以來,就一直參與招生工作的他近來頗感困惑:一方面,古籍修復技術性強,儘管入門難,卻是一種可以『終身從事的技藝』;另一方面,隨着文化保護觀念和文化產業的盛行,民間收藏熱情的日漸高漲,古籍修復的市場需求正持續走熱,然而,理應獲得公眾青睞的古籍修復培訓卻並未獲得普遍的認可。現在已經難尋三年前剛開班時,招生幾十人卻有千人諮詢報名的盛況,生源下降是個令人擔憂的狀況。『這裡面也許存在招生宣傳的問題,但更多的是反映了人們對這個行業的態度。』閆征感到,現在大多數人都懷抱急功近利的目的去工作,而古籍修復要求必須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除非真的是興趣所在,不然誰會選擇這個冷門的職業?』 入行難、收入低,讓古籍修復不討喜 既然古籍修復是一項朝陽產業,古籍修復已有專門的培訓機構,為何青睞和加入的青年人群大大少於其他行業呢? 『當前公藏單位的用人制度,大概是阻攔青年人才入行的第一道檻。』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集中收藏古籍善本的圖書館、博物館等公藏單位,一般以本科及以上為招收人才的學歷標準。而現在古籍修復專業的學歷層次,除了南京金陵學院剛剛升格為『五年一貫制』之外,包括國家圖書館在內絕大部分都是大專層次。修復專業的大專學歷,顯然不符合公藏單位招聘要求的大學本科及以上的『硬標準』。對於修復人才的引進,公藏單位是否可以考慮採取靈活的用人制度呢?這也許是一個破解的方法。 目前,很多畢業生受制於學歷層次,只好湧向民營修復公司等社會機構,而因為人力有限,部分公藏單位的古籍也只好委託社會機構予以修復,整個行業呈現市場化、社會化的走勢。『這裡有個當務之急的問題,便是修復標準如何統一、修復職業資格如何認證?』 第三道也是最重要的門檻,便是當前社會對於古籍修復行業的認可度尚低。認可度高不高,從業人員和行業收入是兩個重要的標誌。上世紀90年代, 記者手記 古籍修復技術在中國擁有上千年的流傳史,至少在唐代便已出現和運用。許多文人墨客都曾參與和推動了這一技藝的發展,唐代的褚遂良、宋代的蘇東坡就曾親手從事裝裱。在其後的發展中又形成了流派紛呈的盛況,比如蜀派有絕技『借屍還魂』、京派有絕技『珠聯璧合』、津派有絕技『千波刀』等,使之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如今不但這些修複流派大多難覓蹤影,古籍修復技藝竟成為非遺的一種,這讓中華兒女不得不為之惋惜。 最好的保護便是傳承,希望古籍修復這種古老又極具現實意義的技藝能早日得到社會的認可,也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夠加入到古籍保護的行列中,做修復時光的文化使者,也做中華文明的傳遞者!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