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又一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 十年內活人證或消失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0-8 00:00|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440| 評論: 0|原作者: 朱曉穎|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1 日下午,因帕金森病醫治無效,享年 85 歲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倪翠萍在南京橋北新村的家中去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今年年初時,健在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還有 300 多人,到現在, ...

1日下午,因帕金森病醫治無效,享年85歲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倪翠萍在南京橋北新村的家中去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今年年初時,健在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還有300多人,到現在,倖存者已不足200人,未來510年『活人證』或消失。

二戰期間的19371213,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在為期6周的時間裡,侵華日軍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了大規模屠殺。時隔74年,當年在南京大屠殺中倖存下來的人們,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隨着時間推移,這些見證歷史的『活人證』越來越少。

1937年底,只有11歲的倪翠萍跟隨家人搬到南京城西郊江東門與上新河之間的積余村避難。1213上午,3個日本兵連開三槍將她的父親倪恩金打死。她的母親也被日軍一槍打死。倪翠萍從棚子裡跑出來,左肩中槍,骨頭被打斷。她的舅母用手將子彈頭摳出來,傷口因此嚴重感染,長時間流血流膿,三年後傷口才基本癒合。

在朱成山記憶中,倪翠萍是一個堅強的老人。直至現在,紀念館歷史證人銅板路上的2位倖存者銅像雕塑原型之一,就是倪翠萍。『她曾和我在1996年、2003年兩次赴日本,都是為了作證言,講述當年一家七口受害的事實。特別是在日本枚方市,那時,她經歷過35輛右翼勢力宣傳車輛以示反對的叫囂。2001年,她曾和我一起赴美國參加證言集會、遊行活動。』『老人說話比較樸實,講述自己的親身感受,曾打動很多人。』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館裡搜集遇難者遺像就是從倪翠萍老人開始的。那天我們做了十幾個小時飛機,我問她:「你的父母去世了,有沒有照片」。她說:「我父親有照片,放在鏡框裡」。我又問:「那你能不能把鏡框拿到館裡來」。第二天,她就從家裡取來了照片,父親戴着瓜皮帽,還有母親的照片。』朱成山說:『就是2001年,倪翠萍成為第一個為紀念館提供大屠殺遇難者遺像的老人,現在館內已有遇難者遺像600多張。』

由於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平均年齡超過80歲,多患有疾病,目前,南京民政部門每年對每位老人發放1200元生活補貼,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援助協會則募捐資金,為老人們報銷醫藥費,南京大學生也在為倖存者提供各種志願服務。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