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乃德/CFP 『孩子自從上了初中之後,字就越寫越潦草了,還不如小學的時候寫得好。』一位家長對孩子漢字書寫水平的退化憂心忡忡。 隨着手機、電腦的日益普及,傳統的書寫方式面臨着電子商品的空前挑戰,漢字書寫水平的群體化下降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一位中文系博士給本科生上課時,一個『嘉』字在嘴邊嘀咕了半天都寫不出來,在全班同學的指點下才艱難完成;本科生、研究生的論文普遍存在錯字連篇;高中生、初中生作文裏塗改液、膠帶齊上陣…… 面對一個個冰冷的數據和現實,人們不得不清醒地意識到:書寫危機時代已經到來,當人們習慣了在鍵盤前文思泉湧之際,他們的手已經拿不好承載着數千年傳統文化的那支筆了。 拯救漢字書寫,從娃娃抓起 漢字自誕生之日起就不僅僅是一種交流工具和信息符號,更是傳承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重要載體。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曾指出:『漢字是中華文化一個很堅實的根。』而在網絡時代,漢字備受國人『冷遇』,則有着深刻的社會文化原因。 儘管電腦、手機的普及使得人們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但多數學者認為新技術的衝擊並非導致人們書寫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崇尚快節奏和新鮮感的現代文化中,人們開始越來越忽略古老漢字所蘊藏的豐富藝術價值,也逐漸鈍化了對漢字獨特美感的審視能力,對傳統漢字文化缺少一種心底的珍視和敬畏。 而對於書桌前堆着書山題海的中小學生而言,沉重的課業負擔使得他們無暇顧及字跡的工整與規範。每年的『兩會』上,都有代表委員提出『應該開設書法課』的議案提案。教育部此次出台相關意見,從娃娃抓起加強漢字書寫,引來公眾一片叫好之聲。 『好課』怎樣才能上好? 儘管支持聲音頗高,但『好課』要想上好,依然存在不少難題。 國人漢字書寫功能的退化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對於廣大中小學校,特別是農村地區,要想在短時期內組織好一支懂書法、會書法、能教書法的師資隊伍實屬不易。另外,很多孩子擠得滿滿的課程表上也許都『掛』不下這樣一門好課,尤其是面對升學壓力和課業壓力較大的高年級。 『我認為推進書法普及教育需要校方的充分重視、課程的科學安排、學生的積極主動和家長的全力支持。如果有一個環節不到位,都很難上好。』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的劉媛老師講道。 解決應試教育體制下的『唯考分論』,改革學生考試機制,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只有這樣,中小學的書法教育這門好課才能真正得到落實。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