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蜀道之難 難於上青天 蜀道申遺,靠譜嗎?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9-21 00:00|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459| 評論: 0|原作者: 李韻|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題圖說明:修復的懸崖搭架式棧道。本報記者 李韻攝 9 月 7 日 ,蜀道沿線四川廣元千佛崖景區,據說至少已有 200 年歷史的大雲寺面臨拆建,現場的工人說第二天就開 ...

題圖說明:修復的懸崖搭架式棧道。本報記者 李韻攝

97,蜀道沿線四川廣元千佛崖景區,據說至少已有200年歷史的大雲寺面臨拆建,現場的工人說第二天就開工。 本報記者 李韻攝

(資料圖片)

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到『一騎紅塵妃子笑』,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曾在中國歷史上演繹過眾多盪氣迴腸的千古傳奇。

2009728,在經過科學考察的基礎上,鄭孝燮、羅哲文、阮儀三、劉魁立、謝凝高、舒乙、葛劍雄、鄭時齡、王景惠9位專家聯合發出【關於中國蜀道文化線路整體保護及聯合申遺的公開信】。20106月,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進行了先期調研;自201193起,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帶隊,60余位全國政協委員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在陝川兩省進行了為期9天的『蜀道文化線路保護與申遺』專題調研,記者隨行採訪。

蜀道具備世遺的價值嗎?

回答是肯定的。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告訴記者:『按照一般的說法,蜀道遠在春秋戰國之前就應該已經存在,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這不僅在【尚書】、【史記】等古代文獻中有蛛絲馬跡可尋,更有大量的考古學證據來佐證。』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研究員趙靜告訴記者,蜀道起點在陝西關中平原的長安(西安),終點在四川成都,全長約4000公裏,是中國古代建造時間最早、存在年代最久、沿用時間最長、線路最艱險複雜的古交通要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院長張廷皓對蜀道的總結頗有詩意:『蜀道翻越秦嶺,其道路工程體系的特點在乎山水之間,優點在乎天人之間。道路循水而行,實現了翻越高山的工程意圖。隨形就勢,這是先民築路的智慧。如遇不可攀援的f岩絕壁,修築棧道也要與你比肩,這是先民築路的氣魄。』

然而,蜀道並非僅僅只是一條道,它更是一條文化線路。通過調研,委員和專家們一致認定,作為聯繫我國政治中心與經濟物產地區的紐帶,蜀道還承擔了多樣的功能並具有多樣的特性,在交通、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地勢的險峻決定了交通、軍事的作用,而道路的開通直接帶來了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等多種文化特性,這些功能與特性相互交融、相互關聯。

同時,蜀道所處的地域,在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生物資源和時代特徵、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多樣性,因而形成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認為:『蜀道文化線路由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靜態遺產與動態遺產、可移動文化遺產與不可移動文化遺產、古代文化遺產與近現代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多樣性要素共同構成。』

『一條蜀道猶如一部中國的歷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說,『蜀道的意義是世界性的,蜀道理應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文化遺產!』

蜀道現在狀況還好嗎?

回答是:不容樂觀。

由於歷史的原因,蜀道文化線路保護一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例如: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於上世紀70年代修建褒河水庫時,包括『石門十三品』在內的17方摩崖石刻,被迫離開它們的原生環境,遷移至漢中市博物館,而大量蜀道文化線路上的珍貴文化遺產,則被水庫淹沒,留下了遺憾。

近年來,蜀道文化線路的保護已經進入人們視野,相關保護工作已經在各地陸續啟動。蜀道沿線的諸多歷史遺存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投入1億多元,讓108國道成功避開古蜀道和千佛崖;沿線各地對蜀道保護的投入有所增加,有的制定了保護規劃並積極開展文化遺產本體保護及周邊環境整治……

然而,蜀道文化線路的現狀仍然令人擔憂。儘管委員和專家們堅信水淹石門那樣的錯誤不會再犯,但是令人扼腕的是,由於沿線各處對文化遺產的認知尚有偏差,蜀道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仍在被侵蝕。

在陝西省漢中市,對被水泥磚包裹得嚴嚴實實、比原址高大許多、中間立有花崗岩韓信塑像的拜將台,專家們無不搖頭嘆息:『這與主題公園何異?!』對於這種不正確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劉慶柱批評道:『臉上有皮膚病,怎能先美容?』

與這種『保護性破壞』造成的不良影響一樣嚴重的,是不負責任的過度旅遊開發行為。在有些地區,假古董就可以成為遺產構成的觀念根深蒂固,一路上『假的比真的多』。每每談及此,大家都痛心疾首。

在四川廣元的劍門關下,一條仿古的小徑裊裊繞繞地延伸到關口,而真正的蜀道卻湮沒在半人高的荒草中,沒有任何標識;更甚者,距關口不遠處竟建了一個休閒廣場。『怎可放着真正的蜀道不理,卻建條公園小路?劍門關以險峻著稱,怎會是如此休閒之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孫華的氣憤之情溢於言表。

另一方面,由於蜀道文化線路原初的重要歷史作用已經基本喪失,加上數千年風雨飄搖,文化遺產保護現狀令人擔憂。一些歷史建築年久失修,一些考古遺址被不合理佔壓,一些古道遺址被現代道路所取代,亟待搶救保護。

同時,調研組也注意到,隨着跨地域的交通道路、市政管網、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規模展開,蜀道文化線路被切割得四分五裂,整體性保護受到挑戰。另一方面,區域範圍內電力、通訊、天然氣管道的建設,以及工業生產、農業灌溉、林木種植、礦業開採等,都經常出現對蜀道文化線路造成破壞的現象。

難怪張廷皓慨嘆:『蜀道這一人類歷史的奇蹟已經相當不完整了,有些地點已經很不真實了。存亡續絕是我們的使命!』

蜀道現在能申遺了嗎?

回答是否定的。

雖然蜀道文化線路的遺產價值毋庸置疑,雖然國家文物局亦明確表示支持其申遺,但與絲綢之路、大運河相比,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基礎還相當薄弱。

通過調研,專家們認為,蜀道文化線路首先以現存各個歷史時期的道路遺存為主線,不但包括在交通、軍事、商貿、文化、宗教等方面與蜀道密切關聯的古關隘、古渡口、古城寨、古寺廟、古郵驛、古客棧、古橋古塔、行道古樹等,而且包括沿線城鎮結構、山水格局,以及民俗文化等。

然而,現在『連最根本的家底還沒摸清』,『蜀道目前面臨的基礎性研究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著名文物專家羅哲文如是說。清華大學國家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呂舟認為:雖然這是目前最大的問題,也是困難最大的工作,但『專項調查和科學研究是蜀道文化線路申遺的基礎條件。』調研組建議首要任務是組織力量做好資源調查、價值認定,也就是羅哲文所說的,『讓蜀道由書面價值對應為真實可見的現實存在』。

針對蜀道文化線路的複雜性,多位委員和專家不約而同地建議: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的科學研究。大家認為,作為新型文化遺產,蜀道文化線路保護和申遺涉及眾多學科領域,包括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等與之相關的科學和技術。調研組還多次強調,目前必須加大對蜀道沿線重要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力度。單霽翔解釋說,這種『搶救性保護』包括對於古代建築的保護修繕,對於考古遺址的保護展示,對於文化景觀的保護整治,對於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徵集等。同時他建議,應實現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的有機結合,切實防止城市化加速進程中,大規模城鄉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對蜀道文化線路遺產的破壞。

委員和專家們坦言:申遺只是過程,保護才是目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指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蜀道文化線路保護與申遺工作,把實現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作為蜀道保護與申遺工作的重要理念。正如在調研中形成的【廣元共識】強調的,要正確處理好蜀道保護、傳承、發展與申遺的關係,把搶救和保護始終放在第一位,申遺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保護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連結

關於蜀道的幾個問題

一、『蜀道』始建於何時?

『蜀道』因李白的【蜀道難】而名揚天下,而四川與關中之間的道路卻早在夏商時期就有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認為,四川三星堆遺址的考古發現說明,早在夏商時代蜀地已通過秦嶺與中原有了來往。他介紹,著名的西周青銅器『散氏盤』(為西周『散國』之物,如今位於陝西寶雞的大散關即為『散國』故地――記者注)銘文中有『周道』,這應該是目前所知的最早關於『蜀道』名稱的應用。

二、『蜀道』只有一條路嗎?

在陝西漢中市博物館,記者了解到,『蜀道』通常主要指連接成都平原與關中地區的通道,即由四川通往漢中的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由漢中通往關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陳倉道、儻駱道等七條主要道路構成。因此蜀道並非一條,而是一組道路群。

三、『蜀道』要滿足怎樣的標準才能成為世遺?

『蜀道』要想加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必須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的六項標準中的一項或幾項,方可獲批。這六項標準是:代表人類創造智慧的傑作;在建築、文物等方面,展現了人類價值觀念在一定時期的重要交流;能為現存或已消失的一項文化傳統提供唯一或獨特的證據;一種建築物、建築風格能展示人類歷史重要發展時期;是一種傳承人類具有土地利用或海洋開發的典範,代表了一種或多種文化等相互作用;與具有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等存在直接或實質的聯繫。專家們認為,『蜀道』已經至少滿足了其中一項標準,因此,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表示:『對此我們很有信心。』

本報記者 李韻整理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