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山西民間古建保護陷困局 巨額撥款僅是杯水車薪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28 09:36| 發佈者: 開元之治| 查看: 1376| 評論: 0|來自: 山西新聞網

摘要: 宏大精美的各式木作,色彩鮮艷的彩繪、壁畫以及精巧絕倫的雕塑,構成了蔚為大觀的山西古代建築藝術。在我們熟知的已經被國家及省市縣定級保護的文物古建之外,山西民間還散落着燦若晨星的早期建築,古代的寺廟、石窟 ...
宏大精美的各式木作,色彩鮮艷的彩繪、壁畫以及精巧絕倫的雕塑,構成了蔚為大觀的山西古代建築藝術。在我們熟知的已經被國家及省市縣定級保護的文物古建之外,山西民間還散落着燦若晨星的早期建築,古代的寺廟、石窟、寶塔、城堡、樓台遍處皆是,他們共同成就了山西古建築的獨特魅力。 
  然而,千百年來滄桑巨變、歲月侵蝕及人為破壞,這些散落在民間的歷史遺存,正面臨房倒屋塌,且屢屢被盜的尷尬處境。今年以來,山西警方破獲的民間文物被盜案就達上百起。如何加強民間古建保護,留住祖先遺產的話題再次被頻頻提及。
  現狀堪憂
  風雨飄搖古建傷懷
  山西是全國文物資源大省,素有『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之稱。其文物建築深沉雄健,莊重大氣,是中國北方建築的傑出代表。在去年結束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山西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53875處,其中文物建築多達28000餘處,占文物總量的近50%,無數精美絕倫的石雕、木雕、磚雕、彩塑、壁畫等藝術珍品,保存在這些古建築內。其中,在晉東南的晉城、長治和運城等地區聚集着大量我國古代早期的木結構建築群和木頭雕像,數量佔到全國的75%。
  這些古代建築,按年代、品位等標準分別被列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及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同時有數量眾多的早期建築尚未核定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因年久失修,人為破壞,缺乏基礎設施及未能合理利用等因素,在歲月風雨侵蝕下,這些缺乏保護的早期建築或被垃圾火患包圍,或荒廢山野,迅速破敗,現狀不容樂觀。
  更為痛心的是,文物盜賊的黑手也頻頻伸向這些遍佈城市鄉鎮自然村落的歷史古建。今年2月9日,五台縣福田寺門前的一對明代綠色石獅被盜,民警偵查中,該縣鄉鎮再次發生石獅石鼓等民間石器被盜案件。3月20日,晉城警方經過三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打掉兩個文物盜竊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5人。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這些盜賊瘋狂作案65起,大量早期古建中的精美石墩石鼓被盜賣。『雕樑畫棟剝五彩,青磚綠瓦露長梁。應是玉帝常棲地,今時枯草滿圍牆。』這是一位網名為『愛塔傳奇』的古建發燒友在其博客中引用的網友詩【古廟傷懷】。4月18日,『愛塔傳奇』在網上推出一項名為『抓住文明余脈――山西早期木結構古建築調查』的籌款活動。這位五次探訪山西民間古建,被那些慘遭風雨侵蝕、坍塌毀損嚴重的早期木結構古建現狀刺痛的小伙子,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斷呼籲,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自覺保護民間古建的隊伍中,抓住這些代表着華夏文明的『余脈』。『山西長子大南石地藏庵,明代,已經滲水多年,屋頂整片的椽子全都朽了,大殿坐東朝西,尤其是南縫大梁根部腐蝕跡象明顯,如不進行支護,很擔心它會斷掉。』『山西長子團城三教堂後殿,老鄉說這座殿已經倒塌了十幾年,現場只剩下幾根石柱』……微博中,『愛塔傳奇』寥寥數語,惋惜痛心之情溢於言表。
  喜憂參半
  巨額撥款杯水車薪
  據了解,這幾年,國家撥付給山西的文保經費在全國來說算是最多的。據不完全統計,『十一五』期間,國家文物局投入我省文物保護專項經費35539萬元,年均7100餘萬元,最高年份2010年為9535萬元。另有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專項經費6444萬元,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專項資金10029萬元。
  國家文物局還把山西南部的早期建築修繕保護列入了全國文物保護重點項目,投入4億多元巨資,對我省長治、晉城、運城、臨汾4個市的34個縣(市、區)域內,現有元代及元代以前木結構建築的105處國保單位實施專項整體修繕保護,成為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史上一項規模空前的重大工程。長治市27處山西南部工程項目中,平順縣九天聖母廟修繕工程已完工,潞安府城隍廟、長子崇慶寺、武鄉會仙觀、屯留寶峯寺等4個項目已開工,1000餘萬元的修繕工程款已撥付到位。
  2011年5月25日,山西省政府與國家文物局在太原簽署加強山西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合作框架協議。在山西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傳承和利用工作諸多方面達成了共識。
  國家經費在增加,山西省政府撥付的文物保護經費也翻了一番,從去年的3000多萬元漲到6000多萬元。『十一五』期間,山西11個市在文物保護上的總投入是1個多億。文物保護指標也被列入了市級縣級政府的考核指標。據了解,我省的文物保護機構及執法隊伍設置在全國是最全的。省裏將每年300萬元文物保護員工資,也列入了財政預算。
  每年數千萬乃至上億元的文保投入,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是,相對於數量眾多的早期古建,這些經費也許只是杯水車薪。『晉城是古建遺存最密集的地方,這幾年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非常重視,但相對於財政收入的提高,晉城市級財政對文物保護的投入卻遲遲沒有跟上,連續6年都只有180萬元。古建築的修繕難度較高,稍作修繕就費用很大。』晉城市文物旅遊局文物科科長張建軍告訴記者,國家的經費主要用於國保,省裏的經費大部分用於省保,市保與縣保單位投入較少。據了解,全省有近60%的縣沒有將文保資金納入到縣級財政預算。
  經費捉襟見肘,而文物保護方面的人才也奇缺。據了解,山西有資質承擔古建維護的施工單位有18家,只有4家有甲級資質。現在的施工單位都是和鋼筋混凝土打交道,搞木建的越來越少。有資質有能力做文物保護的技術人才非常有限。古建的修繕,僅憑這18家施工單位,根本做不過來。
  不留遺憾
  政府民間共同趨力
  面對房倒屋塌,且屢屢被盜的早期古建築,民間和政府都在苦苦尋找保護良策。文物保護是一項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僅僅依靠政府投入顯然不夠,如何從『政府保護』向『社會化保護』過渡是人們思考的重點。『理論上,文物都應該得到保護,但實際上沒有一座城市可以同時對所有控保古建築加以修繕,這樣的投入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張建軍曾試圖成立一個文物保護基金會,但是因為籌集不到200萬元的設立資金而擱淺。他希望發揮古建所在村村委會及村民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自覺保護身邊的古建築。在晉城文物旅遊部門及政府的推動下,高平市良戶村,沁水縣湘峪村等村民自籌資金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修繕古廟宇、古民居。2010年7月,晉城市政府出台【關於對民間捐資維修文物樹碑銘志的決定】,捐資180萬元維修陵川縣玉皇廟的高平人蘇合兒,成為晉城市政府立碑表彰的第一人。
  一種觀點認為,與其讓古建築在風雨中坍塌,不如引進社會資本,對其保護並加以利用。應該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搶救古建築。臨汾曲沃縣在2010年出台了【曲沃縣古建築認領保護暫行辦法】。2011年6月14日,曲沃縣神泉村的黃帝廟、義城村的黃帝廟、西海村龍王廟等三座古寺廟被4位當地企業家認領,並投入資金進行保護,做了一個有益的嘗試。但具體的實施中,還存在着產權和使用權等方面的困惑。
  防盜也是一個難題。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和相對低成本,使盜賊肆無忌憚。2006年5月左右,晉城玉皇廊28宿彩塑中最精彩的一尊角木蛟彩像頭像被鋸斷盜走。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得知後,在其政協提案中特別呼籲在文物部門設立文物警察。
  為保護文物安全,山西省文物局正在全省範圍內安裝『一鍵報警』系統,將報警處和文物單位報警中心及公安各部門連接起來,實現實時報警。目前,該系統的建設與設備安裝工作已全面完成,已進入實施階段。
  每座古建築都是不可再生的歷史財富,保護他們就是保護我們的歷史。只有全社會行動起來,未來的我們才不會留下遺憾。
來源:山西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