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博物館展出的玉龍手鐲 玉琮 在三星堆遺址發掘出的玉面人像。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玉器都很多, 不知那時是否既有『干戈』也有『玉帛』? 玉戈 玉璋 玉鑿 玉柱形器 成語與考古發現的矛盾 大家都認為『化干戈為玉帛』出自【淮南子・原道訓】,故事與大禹有關:『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單單從這段記載來看,在堯舜禹的時代,已經有許多的『玉帛古國』了,而且已經有了『諸侯』和『甲兵』,所有才會有『化干戈為玉帛』的成語。 但從中國的考古發現和更多的文獻記載來看,那時的『玉帛古國』應該沒什麼『干戈』,祭祀才是當時最主要的社會行為,即所謂的『有祀無戎』。至於『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就是說,連祭祀帶打仗,應該是商周的事情。 那為什麼『玉帛』會成為古國(或者方國)與和平的象徵呢?我們就以良渚文化為例來說說。發現於1936年的良渚遺址和以此而命名的良渚文化,以江蘇、浙江的太湖流域為中心,是長江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晚期新石器文化遺存,大體處在距今5300至4000年之間,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階段。 『化干戈為玉帛』 ――造個詞來盼和平 關於良渚文明的衰亡一直有各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氣候變化,乾旱或者水患,給良渚文化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人們被迫大規模地遷徙。還有一種是戰爭說,當時在黃河、長江流域地區,類似的古國、方國為數不少,為了聚斂更多的財富,擴大地盤和人口,部落古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 良渚本來很強大,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祭祀、修建祭壇、製造玉器等非生產性的勞動,導致國力日益削弱,被外敵消滅。然而戰爭的觀點最沒有說服力,因為即使被敵人消滅了,文化並不會消失,而且敵人也應該在這裏重建都城,而不是留下大段的空白。 事實上,那時存在着許多的玉帛古國,『有祀無戎』是可能的。只有當古國走向王國時,才發生兼併、資源掠奪和戰爭,只有『禮樂壞崩』後『尚武好戰』之風才興起。我國的文獻上關於堯舜的記載大多是堯天舜日的美好生活,實行的是禪讓制,根本不需要戰爭和武力來實現王朝的更替。而從炎黃開始,關於戰爭的神話與記載才頻繁起來。 也許正是如此,人們才會懷念玉帛時代,才會發明出『化干戈為玉帛』這句成語吧。考古發現也證明:到春秋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的盟誓確實是寫在玉石片或者帛書上的。1965年在山西侯馬發現的盟書就是刻在玉石片上的。考古學家還發現一些本應該有盟書的坑內是空的,於是懷疑那些坑裏埋的應該是帛書。絲織品不好保存,也許已經在歲月的長河中消失了。 說文解字 玉 說起良渚,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起玉琮王,想起它內圓外方的造型,那正是當時民眾『天圓地方』宇宙觀的體現,它和紅山文化的玉豬龍被看作是東亞新時器時代文化的象徵。在良渚,玉器主要有琮、璧、鉞、仗形器、管狀器、珠、墜、玉粒等,分為禮儀玉器和裝飾玉器兩大類,而以禮儀玉器最有特色。考古學家認為,良渚文化中已經可以看到與玉相關的禮儀制度,高級墓葬中陪葬玉器非常普遍,等級制度也比較明顯。在良渚發現許多大型禮制性建築和高等級的祭壇,祭壇形制的一致性表明當時的禮制已趨於規範化,可能已經有相當多的祭祀儀式和專業的祭祀隊伍,而玉器是主要的祭祀禮器。 帛 上世紀50年代末,在湖州錢山漾遺址中出土了屬於良渚文化的紡織品遺存,其中包括一塊被鑑定為最早的『絹織物』的紡織品。這塊絲絹殘品的材質是經過繅制的家蠶絲,說明良渚文明已經掌握了相當發達的養蠶和紡織技術。事實上,種桑、養蠶、繅絲和紡織都是十分複雜的技術活動,在烘繭技術出現之前,蠶繭的保存期很短,根本不可能是為了滿足當時人們的物質需要,只能與人們的精神生活發生關係。帛是與玉可以相提並論的禮儀用品,在甲骨文中已有蠶桑絲帛等文字,還有祭祀『蠶神』的甲骨,在【周禮】及【禮記】中都有祭祀『先蠶』的記載,在【論語・陽貨】中也有『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的說法。 干戈 考古學家認為,干、戈都是與青銅時代的到來相關聯的。考古學家李濟曾說,沒有青銅兵器也許就不可能有殉葬,因為殺人也需要得力的武器,只有殺人變得很容易才可能有大規模的殉葬。而且戰爭是有組織的武力衝突,在考古學上會有所表現,比如有防衛設施、有刀劍弓矢盔甲。但確鑿無疑的戰爭證據在商代才出現。到目前為止,在良渚文化中並沒有發現為了戰爭而進行的祭祀行為,也沒有出現圍城或攻防等工事,在大型墓葬中沒有陪葬兵器,也沒發現以人為殉葬的暴力行為。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