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过多,校园很“疲惫” 作为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是众人心中最具人文特色的景区。暑假期间,每日慕名而来的游人如织,给学校的管理平添了不少困难。于是,两所大学采取“限”字诀应对――每日参观北京大学的游客限制在5000人;清华大学则规定,在 “限游”规定出台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评论指出,大学应尽量开放,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少人则认为,“限游”是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完全开放,至少在现阶段不太现实。” 一个多小时后,记者终于排队进入北京大学。闷热漫长的等待中,不少“黄牛党”前来招揽生意。有的游客跟随事先注册的“黑车”进入校园,价钱在100元到200元不等。“真不公平。”一位带孩子的家长小声嘀咕。 进入校园后,记者跟随一个来自湖南的旅行团一起参观。在未名湖、水塔、花神庙、图书馆等著名景点,游人摩肩接踵,拍照留念。宿舍区、生活区相对比较安静,在食堂,一些散客排队买饭,到旁边的走廊边聊边吃。 在“桑拿天”的蒸烤下,北京大学显得很“疲惫”。一批游客走后,未名湖边丢弃了不少蛋糕皮、饼干袋、冰棍纸,一名戴红袖章的环卫工人轻轻叹气:“天天加班也扫不完。”不觉间,未名湖边的花神庙又刻上不少新的“到此一游”。 清华大学情况同样如此,保卫处工作人员称,尽管增加了100位学生志愿者维护校园秩序,压力依然不减。 开放,道义上应该,操作上困难 或许在等待中有太多消耗,对很多游客来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游览并没有带给他们很多“仰望星空”的感受。“今天来参观,有什么收获?”记者问跟随父母从河南来旅行的小女孩窦晶晶,“挺好玩的,我妈妈还买了格格头箍给我。” “要么就完全开放,要么就完全禁止,这样慢吞吞的,让大家都很委屈。你们觉得我们进来扰乱秩序,我们好容易有个假期,还要顶高温战酷暑排一小时长队,进来了也一肚子气。”窦晶晶的妈妈满腹牢骚。而令她不解的是:“大学校园这么大,听说平时学生有好几万人,现在他们都放假了,游客肯定没有平时的学生多,为什么要限制我们?” 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状态?大学校园是否应该效仿国外,完全开放?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主任王德岩认为:“道义上应该,操作上有困难。” 王德岩表示,既然是由国家拨款的公立学校,在道义上,其校园就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允许的条件下和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接受游客进入校园参观游玩。“北大、清华,应该是全民学校,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王德岩说。 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王德岩对北大、清华的做法也表示理解。他说,在假期,各高校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管理困难。研讨会、夏令营、补习班等多种活动大多选择在高校校园里进行,每到假期,学校也需要对校园环境、楼房宿舍以及其他校内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平时校园容量肯定不止‘限游’时的那么多,但是,假期大学校园往往需要整修,吞吐量一定不如平时,因此高校出台措施限制游客数量,现实上是有道理的,确实承受不了。”王德岩坦言。 宽容,保护心中的象牙塔 暑期高校管理也许有很多难处,感受大学精神,也未必非要去北大、清华。但是为什么这两所学校游人扎堆呢?王德岩认为:“各高校资源不平衡,发展也不平衡。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以培养了多少个‘北大’、‘清华’为衡量政绩的标准之一,对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进行特殊奖励,并加以大量宣传,这使得北大、清华成为一个符号。” 王德岩表示,长期以来,老百姓形成了一种观念,对北大、清华的牌子看得太过绝对,甚至成为某种象征,所以来到北京之后,一定要到北大、清华的校园里看一看,感受一下氛围。 生活在这两所学校的师生,在限游的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看法。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向记者表示:“以我个人的看法,大学校园不该成为公园,即便暑假期间,仍然有很多学生在校,更有很多外地进修生在此期间到清华大学学习。游客的来临已经严重影响学校秩序。” “同时,清华大学西门外向北方向2公里内每天都有至少上百辆旅游车停泊,实在影响公共交通。”景军有些无奈。 “我认为,还是要宽容,互相理解。”北京大学三年级学生小程告诉记者,“游客的暴增确实影响了学校各方面的有效运转,如环境破坏,食堂拥挤,其他资源被占用。”小程说,“北大、清华是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我也想告诉游客朋友们,请保护一下你们心中的学术圣殿。”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