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7日電 (記者李岩)第11版【新華字典】終於面世,不久前大家一直為,什麼詞彙該入新華字典;新華字典將來出路如何;新版字典是否容易被大眾接受等問題熱議、質疑時,近期,網上已曝出對新修訂的字典『驚現無法忍受64處錯誤』之新聞。 頂着重重官方、社會、輿論、民間的壓力,7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室副主任、【新華字典】第11版編纂主持人之一的程榮做出了回應稱,多數被質疑『問題』,屬『習慣用法』,有些或為『印刷錯誤』。 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室副主任、【新華字典】第11版編纂主持人之一的程榮說,【新華字典】主要是依據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1988年3月25日發表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進行修訂的,比如,【廷】【艇】應該均為『士』部,有『土』部應該是印刷錯誤;『黑』居左的『默黔』類字,字形規範字表還沒嚴格確定,鑑於習慣用法,寫成『黔』。 【新華字典】第11版於7月5日推出,7月6日下午,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成員、副署長鄔書林,新華字典編修方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江藍生,出版方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等第一時間做客人民網,就【新華字典】改版而引出的文化及民生熱點與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訪談中就 『網絡閃詞到底能閃多久?』『新版新華如何體現文化民生』等網友關心焦點,三為專家給出了一些官方的『說法』及建議。 7月20日,出於對新詞錄入新華字典的可行性的關心,人民網文化頻道專門策劃發佈了一個『網上調查』傾聽網友聲音,廣納網界輿論,僅六天時間, 近一半的網友認為時尚詞彙,需要經受實踐的真實檢驗,不應該在第一時間收錄於新華字典,而37%的網友希望詞彙是中國語言之本,用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建議必須經過語言專家審核後,方可選擇性地使用。 通過上面的一些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網友對第11版【新華字典】的推出關注度超乎尋常,時至今日,熱潮仍無退減之意,這也正是為什麼此次再版後字典的64處錯誤,讓大眾達到『無法忍受』的地步的症因。 大眾可以接受官方、媒體的很多說法,叫法,做法,但對於一個擁有了上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之精髓――中國文字而言,無論如何,態度應是十分嚴肅而嚴謹的,新詞、閃詞、網詞的確存在很大爭議,使用人不同,認同程度自然不同,如同,五六十年代人們的着裝習慣與方式肯定和現在的『90後』、『00後』有着很大區別,到底能不能形成所謂約定俗成的東西,的確是存在很大的壓力,很多的考驗,加以佐證。這些『說辭』善良的民眾、網友都可以理解、接受,甚至願意共同去為之努力,找出折中的解決辦法方案,但如若強說,是印刷技術上出現問題,編校時沒有『留意』那實屬不應該,因為這是責任心、責任感的問題,廣大人民群眾不能接受的是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