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吐魯番吐峪溝千年石窟探秘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7-25 00:00|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481| 評論: 0|原作者: 王瑟|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日前,一條新疆吐魯番吐峪溝考古重大發現的消息引起人們的關注。這個深藏在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境內神秘的小土溝,在塵封千年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在新疆已知十多處佛教石窟遺址中,吐 ...

日前,一條新疆吐魯番吐峪溝考古重大發現的消息引起人們的關注。這個深藏在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境內神秘的小土溝,在塵封千年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在新疆已知十多處佛教石窟遺址中,吐峪溝石窟遺址是新疆東部開鑿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佛教石窟遺址群,是研究佛教石窟寺藝術由西域向內地傳播的關鍵節點。

這裡能帶給世人哪些驚喜?

吐峪溝的昨天

史書記載,吐峪溝的石窟造像最早出現在晉、十六國時期,沮渠氏家族稱王吐魯番時,即公元443年至450年之間,當地佛教石窟造像盛極一時。南北朝時期,這裡是高昌王國統治者最爲重視的佛教重地。唐代文獻【西州圖經》裡曾對吐峪溝繁榮有過生動的描述:佛塔高聳入雲,橫跨溝谷東西的橋梁如彩虹臥波。

吐峪溝佛教遭遇第一次劫難是在元末明初,佛教寺廟洞窟被大面積破壞。1904年,德國人勒柯克來到吐峪溝,他找到了一間封閉的石窟密室,發現了不少唐代的佛教典籍,將它們連同在柏孜克里發掘出的文物裝滿了二百多箱,和其他一些『驚人的刺繡』,一併運回了柏林。日本人橫瑞超和野村榮三郎也在吐峪溝『收穫頗豐』。英國人斯坦因幾次來新疆探險,同樣沒有放過吐峪溝。

1916年,吐魯番地區發生大地震,三分之二的吐峪溝石窟頃刻間灰飛煙滅,被永遠深埋在歲月的塵埃中。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曾在1952年、1961年兩次組織專家到吐峪溝考察,隨後實施了維修、加固、看管等一系列保護措施,但未進行過發掘。只因考古界有個不成文的共識:如果保護技術跟不上,讓文物保持原態反而有利於保護。

但近年來,由於地質、氣候等多方面的原因,吐峪溝石窟寺遺址損毀嚴重。爲配合絲綢之路(新疆段)申遺和危岩加固工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吐魯番學研究院、龜茲石窟研究院組成聯合考古隊,於2010年春、秋季和2011年春季,對吐峪溝石窟進行了保護性發掘。

吐峪溝的今天

讓考古專家沒有想到的是,雖然吐峪溝經歷了多次磨難,遭受到無數次浩劫,但剩餘的石窟大多數未被觸動過。

據吐魯番地區文物局有關人員介紹,2010年春季發掘的區域爲溝東區北部石窟群和一處地面佛寺;秋季發掘區域爲溝西區北部;2011年春季發掘區域主要集中在溝西北區。發掘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新發現壁畫面積200多平方米。

以往有人認爲,佛教石窟是一種孤立的建築存在,就是挖個洞,在洞裡繪些佛教壁畫或塑些塑像而已。此次發掘發現,石窟是當時所建寺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後來寺院被毀,留下了洞窟。

在溝東區北部窟群遺址發掘中,考古人員清理洞窟56處,包括禮拜窟、禪窟、僧房窟,以及其他配套生活設施等。最重要的發現是一處塔殿遺址。在多處洞窟前還清理出門道、台階等重要遺蹟,並發現多處洞窟改建、維修等跡象。

在溝西北部發掘的一組石窟中,在一僧房窟壁上,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處目前已知面積最大的回鶻文題記。

最讓考古人員感到興奮的是,此次考古發掘中,他們發現了200多平方米的壁畫和數以千計的文書殘片。據參加發掘的考古人員介紹,這些壁畫非常精美,風格與河西、于闐等地明顯不同,顯示出較早的時代特徵。壁畫題材也是前所未見,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尤其是一排十個的立像及立像中間加壁合龕等,都是罕見的發現。

在出土的文書中,包括漢文、粟特文、藏文、回鶻文、婆羅迷文等多種文字。有佛經寫本、世俗文書和古書注本等。部分文書保存完整,帶有捲軸,並有紀年題記。從文書字體的風格上看,最早的爲公元四五世紀。

此外,絹畫、木器、陶器、雕塑、文具等生活用品的出土,也爲研究吐峪溝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吐峪溝石窟的發掘,是近年來中國石窟寺考古的最重要成果,因爲還沒有一個石窟寺出土如此多的文物,解決這麼多學術問題。因此,吐峪溝石窟遺址亦當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的『2010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吐峪溝的明天

千年的歲月已經給這裡帶來了嚴重的損毀,加上水毀、地震、人爲的破壞,還有石窟寺自身的石質等問題,吐峪溝石窟寺的保護迫在眉睫。

5月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文物局、吐魯番地區文物局、龜茲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絲路遺產――吐峪溝石窟寺遺址保護籌劃會』在吐魯番隆重召開。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文博學院的專家學者齊聚吐魯番,實地考察了發掘現場後,紛紛爲吐峪溝石窟寺遺址的保護建言獻策。

根據以往我國考古發掘的經驗,專家學者建議應儘早採取物理方法保護石窟寺遺址。與會專家學者還形成了一份『絲路遺產――吐峪溝石窟寺遺址保護籌劃會』的倡議書,呼籲各級文物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給予千年吐峪溝石窟寺更多的關心,共同保護好這一珍貴的絲路遺產。由於吐峪溝石窟寺遺址包含吐峪溝石窟、蘇貝希石窟、蘇貝希墓地、霍加木麻扎、古代民居,以及祆教、摩尼教遺蹟和墓葬,內容豐富,專家學者們建議,將這些文物單位進行統一科學規劃管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建議都能被很好地採用,讓千年吐峪溝石窟寺能夠得到精心的呵護。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