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西湖申遗成功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6-27 00:00| 发布者: 顺天道化| 查看: 1316| 评论: 0|原作者: 李韵|来自: 光明日报

摘要: 当地时间 2011 年 6 月 24 日 17 时 55 分,北京时间 2011 年 6 月 24 日 23 时 55 分 ,从法国巴黎传来捷报:在此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5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 ...

当地时间2011624 1755分,北京时间20116242355,从法国巴黎传来捷报:在此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顺利通过审议,成功登录《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29项世界文化遗产。

1999年申遗启动,西湖申遗经历了漫长、艰苦的过程。回顾10年申遗路,总结经验教训,或许能对其他正在和准备申遗的项目有所启示。

启示一:专业为先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巴黎接受新闻界采访时介绍,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申报方面实行严格的限额制,对中国等遗产大国的申报项目要求极高。

因此,在整个申遗过程中,必须坚持专业为先。西湖申遗过程中,在申报文本、管理规划编制、遗产保护整治、宣传展示等各个关键环节中,都坚持了专家咨询程序,广泛听取国内外专家的专业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比如,为使申报内容更加集中、突出,在国家文物局的主持下,经过专家反复探讨和慎重考虑,申报名称正式确定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符合西湖的特点,也便于国际遗产专家理解和认可。

启示二:保护为先

西湖申遗成功,首先得益于当地政府保护西湖文化遗产的坚定决心。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杭州西湖申遗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在杭州向新闻界介绍了杭州市在保护西湖方面的一些重大举措。

杭州市从2002年起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和2008年起开展的西湖文化景观重点整治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西湖的保护状况。为了破解保护与发展这对矛盾,杭州市优化城市布局,把保护的重点放在老城区、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城区,把一对矛盾变成了“双赢”。

杭州市郑重承诺了六个“不”:“还湖于民”的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王国平觉得工作中最难的就是“还湖于民”。他说,西湖是公共资源,但环湖有不少地方被部门、个人占有。10年来,杭州市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保护修缮、恢复重建了180余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启示三:服务民众

杭州市在西湖申遗过程中,很重视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西湖文化遗产价值和保护理念的宣传,使保护工作服务民众,惠及民众,争取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西湖,还是全世界的西湖。”王国平说。因此,保护西湖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历史责任,更是800多万杭州人和“新杭州人”的历史责任。

2002年起,杭州市对西湖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此举在全国景区中开免费开放风气之先。

西湖成功申遗,既是杭州矢志不渝实施西湖综合保护的结果,也是杭州继续深化西湖综合保护的新起点。“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王国平说得斩钉截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