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剛結束,眾多海外高校就興致勃勃地湧向中國,今年,他們帶來了更為誘人的招生誘餌。 據北京市教委的不完全統計,今年報名參加『洋高考』的北京考生約為2500人,比去年增加約1000人,增幅高達67%。北京四中、北師大實驗中學、人大附中等名校,拿到國外高校錄取通知書的畢業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40%-60%。號稱滬上『四大名校』的復旦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學和華東師大二附中,每年約有20%的考生直接申請海外留學,而今年,這一比例又有增加。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真的結束了。而與此同時,『生源危機』迫近中國高校的警示不再是危言聳聽,隨着形勢的變化,中國教育如何迎戰全球化競爭必須引起足夠的關注。 記者:來到中國的海外大學都會驚嘆於中國的市場之大,而對於留學潮下移,高中生特別是高中尖子生青睞海外留學,我們大多也會發出這樣的驚呼:這是海外大學在與中國高校搶奪生源,兵臨城下,生源競爭已然是一場全球化的角逐。您怎麼看這一現實?社會及公眾又應以怎樣的心態看待它? 鄭若玲:對于越來越熱的留學潮,社會及公眾不必過於詫異。『潮』之所以形成,乃因有引力存在,也暗含着社會發展的起伏變化。眾多學子被吸引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說明他們確有比我們做得好的地方。但只要我們認真反思,高度預警,努力改善教育現狀,充分滿足國民需求,是完全可以以獨特的優勢,吸引和穩住可能流失的生源,並可能形成一種『回潮』。 記者:事實上,高中生出國留學升溫的話題早已引起關注,每年高考前後總會掀起一輪討論的熱潮,根據您多年的觀察,這其中,哪些變化或顯現出的信號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 鄭若玲:的確,高中生出國留學熱早已不是新鮮話題。近幾年呈現出留學生源數量由少而多、生源質量由優質到多樣、留學院校層次由單一到多元、留學國家由歐美到全球等趨勢。而且越來越多的海外高校熱衷於把生源市場拓展到中國,近年來各國高等教育展接踵而至便是例證。對於大陸高校而言,生源的競爭不僅來自海外,還來自港台澳地區。這說明,我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生源競爭已由過去的單方面變成多方面甚至全方位。如果再不反思與改革,扭轉不利局面,我國高等教育的聲譽以及國民對高等教育的信心都將日漸下降,由高等教育大國變為高等教育強國的建設道路也將嚴重受阻。 記者:中國學生之所以放棄高考投身海外,大多緣於對當下應試教育的一種迂迴,或對海外高校人才培養方式的認同和欣賞,對國際化教育環境的嚮往和需求,您認為這對於中國教育意味着什麼?對中國大學會產生哪些短期內我們看得見的影響? 鄭若玲:中國的高等教育雖然於2002年提前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但相比於許多西方教育發達國家和港台地區,我國的高等教育資源仍無法完全滿足國民教育需求,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尤顯稀缺與不足。加上受『重學輕術』傳統觀念和『唯學歷文憑是論』的社會風氣以及社會人才評價標準單一等影響,高考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入學機會的競爭仍非常激烈,並向下影響到整個基礎教育的競爭。此外,隨着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參與國際化的程度加深,具有國際化教育背景與視野的人才也越來越受青睞。這些因素對中國高中生出國留學熱潮都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中國的教育帶來不可小覷而且是全方位的衝擊,意味着中國的教育亟須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不僅要了解民眾教育需求,完善高校招生考試選拔制度,而且要更新教育理念,革新人才評價標準,掌握世界教育改革動態、吸收世界教育先進經驗,以便及時應對來自教育內外部的各種挑戰,更好地滿足民眾的教育需求。 記者:由生源危機而引發大學關門,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應警鐘長鳴? 鄭若玲:這種棄考熱對於中國大學而言,挑戰無疑是嚴峻的。隨着適齡人口數量的逐年下降和出國留學人數的逐年上升,國內大學的生源競爭將加劇, 高等教育早已不是以往的『象牙塔』,隨着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和競爭意識的增強,因競爭而導致的生源危機已經出現。如果不儘快反思、檢討與改革,一些沒有基礎與特色、定位不清、質量低劣的高校(尤其是基礎較薄弱、辦學資源嚴重不足的民辦高校),在這種競爭中將可能因生源短缺而被淘汰出局。這絕非危言聳聽,確實應以此為警鐘,吹響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號角。所以,從某種角度看,高中生的出國留學熱對於改善與提升我們的高等教育質量不一定是壞事。 記者:中國人的教育不再是中國學校獨攬的事,在全球化競爭逼近的形勢下,應對全球化挑戰,我們的教育改革應做出怎樣的調整? 鄭若玲:由於教育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我們不能關起門來辦教育,教育改革也應該有廣闊的視野,要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行為。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我國的教育界應首當其衝,變壓力為動力,積極全面地檢視教育理念、制度及改革等方方面面,主動發現問題、尋求對策,而不是一味地消極抗拒與排斥。與此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與參與。教育主管部門要有危機意識與改革決心,主導與推動教育改革;社會民眾與輿論在呼籲吶喊教育進行改革的同時,應給予改革試驗以足夠的耐心與空間;媒體則應密切追蹤改革的動向,尤其應關注改革出現的問題,發揮良好的輿論導向作用。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