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將箬葉芋絲韜。炊余脹滿蚪牽剝出凝成細纖膏。』清朝詩人謝墉曾如此細緻地描寫過粽子。又到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是最普遍的節日風俗。 在北京國華商場,一位張先生正考慮購買一個由純金製成的粽子,他覺得『端午節到了,擺在家裡作裝飾很好看,又能保值。』當被問及是否會自己包粽子時,張先生說:『超市裡有包好的粽子賣,很方便,自己倒不會包了。』在北京大慧寺路東口沿街的菜市場裡,因爲端午節臨近,凡是賣糧油的攤位都賣粽子葉。普通的干粽葉每斤12元,挑選過的規整粽葉1.5元20張,真空保濕包裝的3元一袋。一個姓譚的攤主介紹,自2000年在這裡擺攤起,每年都能賣出幾箱粽葉,而且近兩年銷量更多些。『因爲自己包的粽子更衛生,也更好吃。』她說。 粽子是歷史傳承悠久的一種食品。【廣韻】上記載,粽是F的俗字。【說文新附・米部】謂『F,蘆葉裹米也,從米,F聲』。【集韻・道韻】說『F,角黍也,或作粽』。【太平御覽】引晉周處【風土記】記載:俗以蓀葉裹黏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 根據一些歷史文獻的記載,粽子的做法古今有所不同:漢代的粽子是『蘆葉裹米』;西晉的粽子是『菰葉裹黏米,雜以粟』。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用果品入粽,蘇東坡就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F,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F櫚葉心之形,故曰F,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 說起端午節的食粽風俗,北京市文聯副主席、民俗專家趙書認爲,粽子的食材廣,口味全,烹飪技巧多樣,體現了中醫醫食同源的道理,可稱是一種美食。包粽子本身也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比如北方常包的蜜棗粽,包三顆棗代表『三星照戶』,包四顆棗代表『四季平安』,包五顆棗代表『五子登科』,各有吉祥含意。如果說春節是調和家庭關係,清明節是調和家族關係,那麼端午節就是調和社區關係。在北京地區,過去端午節要祭祀于謙、袁崇煥這樣爲當地百姓作出貢獻的人;一些地方還會組織『金盤射粽』這種富有特色的體育比賽。 趙書說,端午節食粽風俗的起源,無論是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還是紀念曹娥,其實都體現了忠孝的價值觀,體現了對人的價值的關心,體現了人際關係的和諧相處。包粽子所體現出的端午節傳統文化的內涵,該被視爲如黃金一樣寶貴。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