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論文每千字150元,碩士學位論文每千字200元,博士學位論文每千字300元,職稱論文每篇800元――這是記者從一家論文代寫網站上看到的價格。論文從寫作、交易到發表,已然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 曾經純潔的學術論文,為什麼會像蘿蔔白菜一樣,擺上案頭,待價而沽?記者進行了調查。 論文『代寫』明碼標價 記者在百度輸入『論文代寫』,檢索到相關網頁六百多萬條,主要為專門的論文代寫中介網站。一家論文代寫網站這樣介紹自己:本站是由一批名牌 記者以『自己即將評職稱、需要一篇3000字左右的新聞學專業論文』為由,向一家論文代寫網站進行了諮詢。一位自稱『 此外,這家網站還可以代寫學位論文。其中,本科畢業論文價格為每千字150元,碩士學位論文每千字200元左右,博士學位論文每千字300元;如果相似率要求嚴格或者交稿時間緊張,價格還會上浮。『客戶』只需提供畢業論文題目,並付一半定金,他們就可以安排人手代寫。在完稿後,網站會先讓『客戶』看一半文章,如果『客戶』滿意,付完餘款即可拿到全文;網站安排專人免費修改,直到論文通過為止。 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按照本科畢業論文正文8000字、碩士論文2萬5千字、博士論文5萬字的標準計算,三種論文對應的價格分別為1200元、5000元和1.5萬元。 論文代寫的廣告不僅僅在網上鋪天蓋地,在高校的張貼欄里也是隨處可見。記者在山東大學的校園裡看到,寫着『論文指導』的小廣告比比皆是,不少廣告上的電話號碼條已經被人撕下帶走。一位自稱山東大學在校學生的『論文代理』向記者表示,『咱都是一個學校的,我絕對不會坑你。如果這次合作愉快,下次我還可以給你優惠。』 論文交易背後的利益驅動 記者了解到,隨着我國大學持續擴招,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一個艱難的社會命題。不少學校並不願意以影響就業率為代價,對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嚴格把關。一些本科和碩士生忙於實習或找工作,也不願在畢業論文上花費時間,購買論文就成為最為簡便省事的方式。 而對於購買論文用以發表的行為,收益也遠高於成本。記者了解到,在一些重點院校,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發表論文,是評獎學金、保送研究生的必備條件。2010年畢業於武漢一所重點大學的碩士小程,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都拿過獎學金。他告訴記者,『其實大家成績上的差別並不大,真正拉開距離的就是發表論文的數量。獎學金動輒幾千元、上萬元,有人買論文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加工作後,小程發現,論文成為評職稱的標準之一。『我們業務壓力很大,很少有人會從事理論研究,而且很多同事並非畢業於我們現在所從事的專業領域,讓大家去寫論文,有些強人所難,不少同事的職稱論文都是找人代寫的。』 論文『代寫』中介和『槍手』從論文交易中獲取的利潤也相當豐厚。2009年從蘭州一所重點院校 一家名為『無憂論文代寫』的論文代寫網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成為他們的『寫手』,需要先在網站進行註冊,上傳身份證、學歷證明等證件,並填寫手機號碼、專業水平等資料。這家網站給出的報酬為每3萬字2500元,在論文完成之後按註冊地址匯錢。 論文交易的『罪與罰』 山東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志業認為,學術成果是衡量個人學術能力的標誌。花錢買論文,是一種學術造假,從學風和人品的角度,都是一種極度不端的行為。通過金錢交易謀取學術名譽、地位,違背社會共同道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學位授予單位對於已經授予的學位,如發現有舞弊作偽等嚴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情況,經學位評定委員會複議,可以撤銷。』然而,雖然有令可行,但是真正執行起來,卻是另外一碼事。近年來被取消學位、職稱的造假者中,無一是由於論文買賣而受到處罰。 劉志業也指出,由於論文交易不同於論文抄襲,在網上買賣的論文有相當大一部分為原創作品,因而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如果沒有人進行揭露,很難鑑別論文是否由本人完成。 對此,一些專家和學者認為,應當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和教育評價體系,用其他的評價指標取代論文的硬性標準。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強月新告訴記者,目前學界也有人提出,用優秀的調研成果、發明設計或作品,取代論文進行考核。近年來,大多數高校都取消了碩士期間發表論文的硬性指標,但進一步的改革還只是停留在建議層面,目前並沒有單位將之付諸實施。 強月新和劉志業等人建議,國家和高等院校應當從完善制度入手,加強對學術的監督和監管,嚴厲打擊包括論文交易在內的學術造假,讓學術造假者付出的代價大於能獲取的黑色利益;另一方面,社會也應當加強學術道德建設,提倡求真務實的學術風氣。劉志業說:『一個社會的學術道德代表着學術人員的社會良心。如果投機取巧就能不勞而獲,這將是對學術的極大傷害。』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