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網絡和教育存在什麼關係?近日,『網絡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高峰論壇暨遠程教育燭光行動啟動儀式』在北京四中舉行。專家們表示,關注互聯網對於教育的影響是我們研究21世紀教育的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 談松華(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 網絡改變教育教學模式 『對於網絡教育,現在我們更多地還是從知識傳授這方面考慮,其實,網絡對教育根本性的影響不僅是遠程教育,而且會改變教育教學模式。』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談松華表示。 談松華介紹說,關於信息網絡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教育界內外存在不同的看法。比較極端的觀點認為,互聯網將取代學校,或者將代替學校的功能。事實上,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哈佛大學前校長魯庭斯頓教授認為,教育不僅是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人文交流,這是學校不可能被取代的理由,但他也認為,互聯網是20世紀在技術上對教育產生最具革命性影響的因素。因此,我們確實要考慮,互聯網出現以後,移動學習、雙向實時互動學習、網上社區等種種學習形式的出現,必然會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傳統教學帶來嚴峻挑戰。 談松華指出,我們要關注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這種影響將會對未來的教育教學模式帶來革命性變革。 劉長銘(北京四中校長): 網絡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 『網絡淡化了學習者和施教者的界限,教育者應該將自己看成學習者,而不再是權威。』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如是說。 劉長銘指出,今天的老師和學生形成了學習共同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可能真正構建起一種學習的社會、教育的社會,這個社會中,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同時也是施教者。 劉長銘認為,網絡技術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那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去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同時,網絡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習者和教育者之間的關係:今天的老師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化身、知識的載體、知識的權威;相反,老師也需要不斷學習,甚至向學生學習,因為學生可能通過網絡早先一步占有了一些重要信息。 劉長銘表示,現代社會,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對某些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基於網絡的教學有新的規律,但目前對這些方面的研究還很少,這是教育界今後應當着重關注的。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