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關注文化遺產保護系列報道續五】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還只是『破題』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5-12 00:00| 發佈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308| 評論: 0|原作者: 王國平、李韻|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4 月 27 日 ,在『南澳Ⅰ號』打撈船『南天順』上,記者正在拍攝前一天出水的青花弦紋碗和青花花卉紋小罐。本報記者 王國平攝 『好傢夥,了不得,太棒了 ! 』 ...

427,在『南澳Ⅰ號』打撈船『南天順』上,記者正在拍攝前一天出水的青花弦紋碗和青花花卉紋小罐。本報記者 王國平攝

『好傢夥,了不得,太棒了!

這是88歲的『文保老人』謝辰生對『南海Ⅰ號』宋代沉船和『南澳Ⅰ號』明代沉船打撈情況的評價。不過,一輩子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謝辰生同時也補充說:『「水下」的事,我真的不清楚,只是從報紙上零星了解到一些,這是個新領域,我沒有發言權。』

新事物,意味着機遇,更意味着挑戰。

『儘管在某些具體工作上,我國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比如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的建成開館,讓國外同行羨慕得不得了,說他們的夢想在中國實現了。但從總體水平來看,從管理體制、人員構成、法制環境到人們對水下文化遺產的關注,都還遠遠不夠。』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劉曙光總結道。

當前,我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是否能夠漂亮地『承題』和『起講』,寫出『熱鬧文章』,還要寄希望於社會整體氛圍的養成。

『水下』到底有多『深』

『積極推進沿海地區水下文物重點調查工作,做好「南澳I號」、「南海I號」和「華光礁I號」沉船的考古和保護工作。完成水下考古專用工作船立項工作。組織開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人員培訓。』這是國家文物局部署2011年重點工作時提到的一項內容。

『水下』的工作變得越來越緊迫,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也務求實際,一步一步地來。

『我國擁有300萬平方公裏的遼闊海域、1.8萬公裏的大陸海岸線和豐富的內陸水域,蘊含着種類多樣、數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這些珍貴的水下文化遺產,深入挖掘其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不但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需要,更是落實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這樣闡述開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

國際上也已經有所行動。2001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了【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明確規定不得對水下文化遺產進行商業開發。這是世界範圍內通過的首個關於保護水下文化遺產的國際性公約。

雖然我國對『水下』的關注不過二三十年的事,但一批重大發現相繼出水,讓人感慨『水下』之『深』。

福建省文物局局長鄭國珍舉例說,199811月,石獅漁民在台灣海峽捕魚時,打撈出一段古人類左肱骨化石,為晚期智人的男性個體。中國考古界權威賈蘭坡將這個化石命名為『海峽人』,後來通過水下考古發掘,又發現了一小段古人類脛骨化石。這些都填補了海峽地域人類考古的空白,為研究台灣早期人類源自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提供了最早、最直接的有力證據。

目前,時隔一年後『南澳Ⅰ號』的打撈工作重啟。426,水下考古人員從沉船表面分別出水了一件青花弦紋碗和青花花卉紋小罐,色澤明朗,完好無缺。隨着打撈的進一步開展,出水的文物將帶給我們更多歷史消息。

『家底』尚未摸清

『我國是陸地文化遺產保護大國,但還算不上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大國。就水下而言,摸清家底的工作才剛剛開始。要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強國,水下和地上要平衡發展。』對於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劉曙光有着清醒的認識。

他說,我國水下到底有多少沉船、古代港口,到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數字,對水下整體性的印象還比較模糊。

所以,『積極推進沿海地區水下文物重點調查工作』成為2011年度國家文物局『水下』佈局的頭等大事。

國家文物局考古處處長、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閆亞林認為,和陸地相比,水下考古的許多難點更棘手,『比如說原址保護,大家都知道原址保護的文化坐標上的意義更完整。但水下的原址保護更難。古代墓葬再保存幾百年還是那樣。但水下的植物是瘋長的,對遺址的破壞是看不見的。以前以為建一個水下博物館就是一個好的保護,但實現起來就有問題,因為無論你如何復原水下的環境,都和原來的不同。即使是一塊石頭,在流水和在靜水的狀態下就不一樣。』

在劉曙光看來,相比於陸地上的考古發掘,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首先就需要巨額資金的投入。

據報道,『南澳I號』考古發掘重啟之前,名為『南天順』的打撈船的維修費用就達200多萬元。另外,水下考古人員的潛水服都要量身定製,專人專用,購置一身衣服平均要三四萬元。

『經費投入不足,保護條件較為薄弱,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經費保障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有待改善。』劉曙光說。

水下環境的複雜性也是制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難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為海面上看來風平浪靜,但水下卻是洶湧澎湃。

來自寧波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的金濤是一名水下考古隊員。他說,水下考古一次潛水大概在30分鐘左右就要出水,而一天每人最多只能下水兩次,否則就有生命危險。

東莞市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宋中雷曾經在水下作業時,臉上被水母覆蓋,讓他感到窒息。在同伴的幫助下,他順利出水,但好幾天臉上都感到刺痛,白天眼睛難以睜開,晚上睡不好。

儘管服務於不同的單位,金濤和宋中雷彼此相熟,因為全國能潛水的、又能從事考古的不過四五十個人。他們往往要跨越地域、機構的束縛,到處『趕場』,以應對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人員的稀缺。

『人才不夠設備湊,水平不夠技術湊。』鄭國珍半開玩笑地總結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困境。

水下文保意識尚待全面樹立

據媒體報道,新加坡政府和美國史密森學會計劃於今年7月在新加坡舉行名為『沉船:唐代珍寶和季候風』的展覽。這艘中國沉船是在印尼發現的,印尼政府將打撈上來的6.3萬件古器物中的大多數,以約兩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新加坡政府,其中包括9世紀中國陶釉、早期罕見的藍白瓷器等珍貴文物。

計劃展覽的行為遭到美國部分學者的猛烈批評,認為此舉將導致更多考古遺址遭到掠奪性破壞。世界上有許多尋寶公司,他們不惜花費巨資搜尋海底沉船,然後試圖通過打撈古器物出售以獲取巨額利潤。

而中國領海可能是這股力量的潛在目標。20056月中旬,福建平潭『碗礁Ⅰ號』古沉船遺址被發現,福建省公安邊防總隊肩負起監管任務。總隊副參謀長吳蘭添介紹說,期間查獲非法打撈、倒賣文物案件46起,查獲涉案船隻50艘、人員516名,依法收繳古瓷器7372件。

據福建省龍海市文體局副局長江智猛介紹,現在部分沿海漁民存有『一件古瓷就能暴富』的心理,某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採取組織化、公司化的形式,有資金的文物販子、有技術的專業潛水員、熟悉海況的本地漁民進行聯合,共同對水下文物進行非法盜撈。

形勢如此嚴峻,但水下文保意識尚未在全社會牢牢樹立起來。

如今陸地上要大興土木,一般都會事先進行考古勘查。如果『驚動』了文物,輿論將會窮追猛打,近期杭州南宋皇城遺址上建豪宅的消息成為社會熱點就是一例。但『水下』卻沒有這樣的『待遇』。

劉曙光說,迄今為止,他還沒有聽說哪裏建港口、造大橋之前進行水下考古勘查的實例,『法律法規上沒有對此進行要求,相關政策上也沒有進行規定』。

鄭國珍發現,沿海不少漁民在捕魚時偶爾撈到某個文物,就視為自己的個人物品,歸於己有,甚至有的匆匆下水盜撈,由於不具備專業考古技術,結果為了硬撈上來一件,不知損壞了多少件。

劉曙光呼籲,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法規體系建設和執法監督力度亟待加強。

力爭與國家海洋戰略合拍

劉曙光向記者細數『水下』工作存在的其他難題:基礎研究不足,特別是發展戰略研究和長遠規劃滯後;體制、機制尚不健全,區域間、部門間尚未充分形成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合力,國家主導、地方支持、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出水文物保護力量不足,仍存在制約出水文物保護工作的技術瓶頸……『總之,這種狀況與強化海洋戰略的國際形勢嚴重脫節。』劉曙光說。

他表示,在『十二五』期間將集中開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示範意義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拋棄被動、分散的工作模式。

同時,他認為從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人員要意識到,『水下』不僅僅是沉船,一味地想着『撈船』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實際情況,迫切需要統籌考慮我國水下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展示和利用問題。

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也是劉曙光關心的話題:『要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向公眾普及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知識。』

另外還計劃將組織開展多學科、多部門合作參與的重大保護項目和前瞻性科研課題,例如加強出水文物保護技術研發、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遺』、開展中國古代海防工程調查等。

『通過這些重大項目和課題的開展,加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理論研究,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提高科技應用水平,帶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劉曙光說。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