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患了眼疾,就愛聽媽媽讀書,像「阿里巴巴」這些故事都是在媽媽的朗讀中熟悉起來的……』屏幕上,鋼琴演奏家孫岩手撫琴鍵深情地回憶着。 『適應黑暗的過程,是個艱難的過程。我把書一頁頁掃描後存入電腦,用特殊的軟件讀出來……10年前,我以A+的成績從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畢業,並榮獲了校友成就獎。殘疾人數字圖書館的開通,為我們殘疾人提供了品味書香的平等機會,去擁抱美好的世界,美好的明天。』坐在主席台上,青年時就失去視力的楊佳激動地說。 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 記者:國家圖書館將『牽手殘疾人,走進圖書館』作為今年『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體現了怎樣的理念? 周和平:『世界讀書日』是全世界熱愛閱讀的朋友們的共同節日。今年選定『牽手殘疾人,走進圖書館』這一主題,是因為我們認為,殘疾人更需要光明,更需要文化,更需要得到社會關注與關愛。作為全國重點公益性文化單位,圖書館有責任、有義務為殘疾人提供更為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滿足殘疾人對於獲取知識的急迫需求。 記者:在為殘疾人提供均等的獲取知識信息機會方面,世界其他國家有哪些舉措? 周和平:在國際圖書館界,殘疾人數字圖書館的相關研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備受關注。至本世紀,美、法、加、德、奧地利等國均已建立了殘疾人數字圖書館,通過探索圖書館提供數字資源模式,與大學校園網、商業參考數據庫等搭建全方位網絡系統,以殘疾人數字圖書館為平台,提升殘疾人獲取信息的能力,拉近殘疾人與社會的溝通與融合。 記者:我國的情況是怎樣的? 周和平:多年來,國家圖書館積極推進將更多的信息無障礙技術應用到圖書館服務中來。國內省級圖書館大多開通了網上諮詢業務,提供實時與延時參考諮詢服務。尤其是支持讀屏軟件的設計使用,對殘障讀者而言無疑是極大的福音。目前,『中國盲人數字圖書館』用戶遍布全世界114個國家和地區,點擊數達到1950萬人次,受到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楊佳的高度評價。 記者:『中國殘疾人數字圖書館』能給殘疾人閱讀提供什麼樣的便利? 周和平:『中國殘疾人數字圖書館』是國家圖書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網站的建設在充分考慮殘疾人特殊性的基礎上,以他們能夠感知的獨特方式,向其推送符合需求的精品文化資源,使其無論身在家中還是在其他地方,均可以便捷地獲取信息。同時,針對殘疾讀者中的少兒群體,國家圖書館精選了適合的資源內容,為孩子提供在線閱讀、書籍推薦等服務。 對於受版權保護的內容,讀者只要持二代殘疾證,在註冊、登錄,得到系統認證許可後,便可瀏覽使用數字資源。 記者:對於圖書館界進一步保障包含殘疾人在內的弱勢群體閱讀權益,您有什麼建議? 周和平:推進和開展面向包含殘疾人在內的弱勢群體的閱讀服務,僅靠圖書館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在我們看來,一方面,圖書館業界應加大在線可閱讀可聽資源的提供,從資源採購政策上向殘疾人傾斜,加快推進新媒體服務建設,利用計算機、手機等終端設備和多種技術手段,開發全方位無障礙文化服務形式;另一方面,圖書館界要積極尋求出版社等版權機構的支持,以及無障礙技術廠商的協助,期待在全社會的關心下,為殘疾人數字閱讀開創廣闊未來。 記者:今天成立的『中國殘疾人閱讀指導委員會』將從哪些方面開展工作? 周和平:胡錦濤總書記曾說過,『讓關愛的陽光照亮每一位殘疾人的心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圖書館聯合成立的『全國殘疾人閱讀指導委員會』主要職責是指導、組織殘疾人開展廣泛深入的讀書活動,使他們在閱讀中獲取信息、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生活技能,平等共享公共文化服務,激發殘疾人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和潛能,提升生活質量,彰顯生命尊嚴。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