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識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要是犯了低級錯誤,那可是讓人哭笑不得。『簡單的中英翻譯,竟然會出現這麼多錯誤,還是出現在合肥的「文化殿堂」里。』這不,細心的市民又有新發現,這次中招的是合肥大劇院。
標識翻譯鬧出笑話 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門票的英文是ticket,遊客的英文是visitor,但在合肥大劇院的公共標識上,這些英文單詞都是『錯別字』。『不止室外錯字連篇,室內翻譯全爲漢字直譯,下場口居然出現mouth這個單詞。此事我已向劇院業主反映多次,至今無人解決』,昨天,網友『格眼看合肥』的這條微博很火,誰也沒想到文化氣息很濃的大劇院,也會鬧出這樣的笑話。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合肥大劇院,仔細觀看了四周的標識,果然錯誤不少。其中,『觀眾』翻譯成了『vistor』,『門票』翻譯成了『tiket』,『演職人員』無論男女都成了『actor』。除了拼寫上的硬傷以外,合肥大劇院標識的翻譯,正如網友所說都是『漢字直譯』,按照中文的順序,將一個中文翻譯成一個英文。這樣的英語翻譯,恐怕很難讓人看得明白,偏偏又出現在人氣極高的合肥大劇院。怪不得網友『格言看合肥』要擔心,『這些標識杵在那,難免成爲五湖四海中外藝術家和觀眾的笑柄』。 原來禍首另有其人 毫無難度的英文翻譯,爲何會難住了合肥大劇院?記者從合肥大劇院相關負責人口中得知,其實『罪魁禍首』另有其人。 『我們公司是委託經營大劇院,這些標識在我們來之前就做好了。』該公司綜合部的一位經理告訴記者,對於標識翻譯錯誤的問題,他們也很頭疼。此前有市民向他們反映這個問題,他們已經跟製作標識的單位進行了聯繫,希望對方能夠儘快更換錯誤標識,但是遲遲沒有解決問題。 『鬧出這樣的笑話,要麼是翻譯的人不專業,要麼是辦事的態度不端正。』合肥市著名翻譯家王冀皖分析此事時說,翻譯文字最大的難度在於,要用簡單的文字表達最準確的意思。要做到這一點,沒有一定專業水平是不行的,而如今一些製作標識的公司,大多欠缺專業翻譯人員。『大劇院的這些標識,很有可能是通過網絡工具翻譯的』,王冀皖說,翻譯時可以藉助網絡工具,但是把翻譯完全交給機器,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了。 合肥標識有待規範 標識翻譯鬧出笑話,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隨著合肥越發開放,如何規範城市的標識,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問題。 其實,在有些城市,早已出台了專門的翻譯法則,讓標識得到規範。王冀皖告訴記者,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後,北京、青島等地都先後出台了公共標識英文譯法標準,依法標準囊括了道路交通標識、旅遊景區景點、文化標識、商業服務業標識、體育標識和醫療衛生標識等諸多方面。 伴隨合肥大建設,來合肥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確實有必要規範標識翻譯,對提升城市形象大有裨益。王冀皖告訴記者,合肥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翻譯法則,一些具有合肥特色的事件和語言,在翻譯時存在眾多版本和爭議。 美化合肥大家來找茬 公共標識隨處可見,時常會鬧出這樣那樣的笑話。不僅翻譯會出錯,就連漢字也會經常出錯。構建一個文明美麗的合肥,還需要細心的市民經常『找找茬』。 4月18日,有市民在火車西站送人時發現,車站候車室內提示牌上的『候車室』,竟然寫成了『侯』車室,『檢票進站』則寫成了『剪票進站』。此外,合肥大街小巷的路牌,也『潛伏』著錯別字。日前有網友爆料,經開區青龍潭路附近的交通指示牌竟然把路名標錯了,原本的『青龍潭路』變成了『青龍譚路』。 來源:中安在線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