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他原本可以留在全國聞名的黃岡中學任教,卻在一年後主動選擇了大別山腹地、當地最偏遠的農村普通高中;他自身家庭貧困,原本需要的是他人的幫助,卻將大半工資用來資助學生,累計資助金額多達10萬元;他面對的是成績中下的山裡孩子,卻像老農對待莊稼一樣,精心地培土、施肥、澆水、除蟲,『會說話、會聽話、會寫字、會閱讀、會考試』的大語文教育,爲山里孩子點亮一盞成長的心燈。 有人問他:老汪,你在四中工作這麼多年,頭髮白了,家裡窮了,妻子瘋了,小兒傻了,你這一生過得值嗎? 他說:沒什麼值不值的,我是教師,必須恪守教師的本分。 他是湖北省蘄春四中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汪金權,也是被譽爲『大別山師魂』的全國十大教書育人楷模。作爲華中師範大學畢業生,他昔日的同學似乎都比他『混得好』,有的當了校長,有的當了處長,但他們卻感嘆『老汪是最幸福的人』。 培桃育李,靜待花開 每次上課的頭5分鐘,汪金權從不急著講課本,而是將其交給學生自由演講。最初,很多學生不是照本宣科,就是低頭自語,說的也是方言土話。慢慢地,多數人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相互監督講普通話。一段時間後,這5分鐘往往變成一場全班大討論,甚至是一堂激烈的辯論課。 根據山里孩子特點,他從勵志教育和能力培養入手,把『會說話、會聽話、會寫字、會閱讀、會作文、會考試』設置爲課堂的『六大教學目標』。 學生喜歡他的課,不只因爲這五六分鐘。汪金權給自己定了『四不原則』:給學生以尊嚴,從不點名批評學生;用好用足45分鐘,上課從不拖堂;當堂作業當堂完成,從不課外增添學生負擔;讓學生趁熱打鐵練筆,批改作文從不過夜。 他的學生大多家庭貧困,不像城裡孩子買得起各種各樣的輔導書,他花時間從不同的輔導書中精選出適合的試題,用鋼板刻印出來,免費發給學生。 他要求自己對每一屆學生都有新的教案,同一篇課文每一屆的學生都要聽到不同的內容。他還要求學生在高中三年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400萬字,要求學生每天臨帖練字一頁紙。 幾年下來,他教過的學生,先後有1200多篇作品在【語文報】、【中國校園文學】等報刊上發表,多人獲得全國、全省中學生作文大賽獎。一批學生能寫一手漂亮的規範漢字。 汪金權說:『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老師只是學生成長過程的一個過客。老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真心、愛心、耐心、細心和恆心,才能影響學生一生。』而他自己寧願做一個『靜待花開』的守望者。 宿舍的門永遠向學生敞開 無論是當年的小平房,還是現在的教工樓,汪金權在學校的宿舍的門從不上鎖,永遠向學生敞開。宿舍里每年都住著特別困難的學生。少的時候兩三個,多的時候七八個。 不少學生爲了省點錢,從家裡帶菜,遇到天熱,帶來的菜不到幾天就變質了。每到這時候,他就會多做些菜,讓學生一起吃飯。 特困生程萬里、程月梅兄妹,家裡無法承擔兩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費用,開學時因爲沒有錢不能報名,兄妹倆在校園的一個角落悄悄流淚。得知這一情況後, 專科畢業前夕,上進的程萬里又考上了『專升本』。然而,接下來的學費又成了一個過不去的坎兒。萬般無奈之際,他再次寫信向汪金權求助。 而當時,汪金權的妻子精神分裂病病情嚴重,爲了給妻子治病他已經欠了不少債。是繼續幫下去,還是把自己的實際困難告訴學生?想到程家已無處可借,如果自己不幫他,他很可能就讀不成本科, 他悄悄把準備給妻子治病的1500元給了程萬里,又向大學時的輔導員老師借了3000元,解了程萬里的燃眉之急。如今,程萬里、程月梅兄妹倆都已順利畢業,其中一個成了大學教師。 高尚師德 愛本教育 汪金權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也引起了教育界的思考和關注。近日,20余位教育研究專家和教學名師對汪金權教育思想進行了研討。 華中 本身也是語 湖北省教育廳副廳長周靜表示,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