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博的西大廳本報記者 李韻攝
隨著7個精品展覽的開幕,中國國家博物館正逐漸對公眾開放。其實,參觀新國博,不僅要看展覽,還要看它的建築。相對於改擴建前的『老國博』,『新國博』的『新』首先體現在其建築方面的變化。 天安門廣場『兩肩』齊平了 位於天安門廣場中軸線東側的國博(前身爲中國革命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和位於西側的人民大會堂,都建成於1959年10月,是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築中的兩座。 起初,天安門廣場地區的規劃和建設遵循兩側對稱布局、風格統一又各具特色的原則。然而,受到當時經濟條件的制約,北、南主樓分屬『兩館』,中間爲庭院式結構的『革歷博』在建築高度、面積和體量上與人民大會堂都相差甚遠,使天安門廣場兩側建築呈現『一肩高、一肩低』的格局。 這種格局維持了50年,直到建國60年大慶前夕,改擴建後的新國博初次亮相,人們發現,它長『高』了,變『胖』了。 考慮到原建築已經在人們的腦海中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在改擴建方案設計時非常注重與原建築風格的一致性,修改了13次,將新建築嵌入老建築之中,新老建築結合得天衣無縫。從外觀看,只能從屋檐的檐口區分出來――使用琉璃瓦的是老建築,使用金屬的是新建築。 新國博改擴建後建築面積達到19.19萬平方米,占地面積由5萬平方米增加到7萬平方米左右,建築主體外觀高度也形成 傳統元素在這裡發言了 對稱均衡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美學理念,而中軸線是對稱的基準。新國博有南北、東西兩條軸線。觀眾從西門進入博物館後,可以清楚地看到由 立於新國博南北軸線與東西軸線的交匯處,向西,透過七扇銅門上鏤空的花紋,能清晰地看到高聳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巍峨的人民大會堂;回頭,迎面是一幅大型的石質浮雕【愚公移山】,它取材於徐悲鴻的同名畫作,這是一個傳說故事,更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精神的寫照。過去,站在中軸線上的,只有權力至高無上的帝王;而今,這條軸線上站著的、看見的,都是普通的人民群眾。歷史在這裡無言地講述著一個真理。 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的結合,在新國博的建築中俯仰可見。站在西大廳抬頭望,368個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藻井順著南北軸線一字排開,既體現出中國古代建築特有的裝飾,又用以中央大廳的通風、採光、照明;南北兩側的樓梯猶如一副寬厚的臂膀,迎接八方來客,這也寓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博大與包容。 功能設計更現代了 新國博擁有2萬多平方米的樓頂綠地,這也是北京目前最大的屋頂綠地,它源源不斷地製造、輸送著清新的空氣。國博相關負責人表示,屋面植被綠化體現了建築和園林綠化藝術的有機結合,也有利於延長屋頂建材的使用壽命。 該負責人還介紹,新國博採用了低能耗、高效率、無污染的環保材料。如可過濾紫外線的環保外窗及天窗、可利用自然通風的大廳頂部天窗、低碳節能的虹吸式的雨水收集系統以及冰蓄冷的製冷方式。 新國博還擁有一流的安全防範設施,如電視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門禁一卡通系統、完善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觀眾出入口管理系統等,還有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通信系統等。在文物庫區除配備有先進和完善的安全防範設備外,還制訂了一整套健全的管理措施,工作人員進入庫區也要通過門禁授權、指紋眼底識別等技術手段來加以辨別確認。文物庫房充分考慮了環境溫濕度的要求,恆溫恆濕,藏品庫做到了十防(防火、防盜、防震、防雷、防水、防潮、防干、防光、防污染、防蟲菌),文物裝卸的平台、封閉性專用無障礙的通道、庫區地面防滑的地板、牆面抗菌的塗料、膠片庫的低溫設計等等,都具有極高的標準和要求。 接下來,記者還將給您介紹新國博在辦館理念上的『新』。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