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嘗試 止於至善 ――學界熱議高校社科學報改革問題 本報『高校學報出路何在』系列報道①②③刊發後,在高校學報界激起熱烈反響,也引起了學界的關注與思考。 承續傳統,與時俱進 一些期刊界人士認為,目前高校學報的過多重複和缺漏並存,對其進行改革已是學界和政府管理部門的共識。啟動在即的報刊體制改革,對於整個高校學報固然是嚴峻的挑戰,但也不失為一次達到理想目標的難得機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前總編輯秦毅就此指出:『我國綜合類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特別是大學學報所存在的問題在學界和業界早有共識,但是如此現狀的形成又有着難以擺脫的淵源和軟的、硬的約束,要作出改變,可能遇到的困難難以想象。「中國高校系列專業期刊」的啟動畢竟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其探索性、示範性值得肯定和支持。』 同時,高校學報在百年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傳統。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承續傳統,走向世界,也是高校學報肩負的使命。【首都師範大學學報】主編秦英君認為,我國人文社科優質學術資源的絕大部分在高校,但長期以來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創辦系列『專刊』,是對高校學報傳統的繼承和革新,從而給高校優質學術資源的集中展示提供了平台。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主編陳穎表示,名刊專業化轉型對名刊有可行性,對於全國大部分非名刊學報也具借鑑意義,但後者缺少名刊學報的優勢資源,且質量差異太大,因此應該遵循『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原則。普通高校學報的專業化轉型可以嘗試走整合校內學術期刊創建專業版學報、區域內高校聯合出版專業化學報和在現有綜合版學報基礎上謀內涵發展等多元路徑。陳穎認為,隨着高校辦學目的日益多元,辦學層次日益豐富,與此相適應,大學學報也應形成使命多元、形式多樣、層次豐富、定位準確、各具特色的高校學術期刊群體。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毋庸諱言,打破高校學報長期以來形成的封閉式、內向性和綜合性辦刊格局,需要一個相對長時期的艱苦努力。『中國高校系列專業期刊』要創辦起來,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從小處做起。秦毅從細節入手指出:『實踐中要周密計劃,充分考慮包括民間合作、校際以及刊際協調中的各種體制和利益關係等等問題,先期作出預案。而如何保持專業期刊與學術研究團隊的相互依存則依然有待破題。』 名刊學報之一、山東大學【文史哲】主編王學典也表示,『「專刊」最後能否站住腳,能否把好事辦好,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取決於它的質量,取決於主持人所秉持的學術尺度和學術理念。而從目前「專刊」的編排和運作方式看,還有待改進之處。主要是專刊文章的選取和布局如何能夠體現出對學術發展方向的判斷,從而引領學術潮流。』 【歷史研究】前主編徐思彥則從學術發展規律的角度對專業性期刊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她指出,『中國近代學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即是學科的專門化,由「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不是簡單的數字變化,而是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的轉型;現代學者治學多以學科為本位。這使得專業期刊獲取了更充分、更堅實的生存發展空間。而專業化所指並非僅僅是一級學科,同時也應該包括二、三級學科;就學術發展的大勢而言,一些更專深的領域和具有問題導向意義的各種「主題」專類,都應是專業化的重要構成。科學地認識專業化,專業化轉型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 多方聯動,未來可期 一直致力於學術評價、規範和學術期刊研究的南京大學葉繼元教授曾對我國學術期刊的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進行過認真調查,發現學術期刊的結構失調主要表現為:學科結構、地區結構、刊期結構、質量結構等不合理。從學科與期刊品種上看,綜合性期刊太多,專科專題類的期刊相對不夠,跨學科、較專領域的期刊沒有或太少。在刊期結構、語種結構等方面,各種出版周期的期刊比例不大合理,如幾乎沒有專門快速報道研究進展、類似於【自然】【科學】那樣的學術周刊;英文版等外文期刊所占比例太少。檢索期刊品種不全,且交叉重複較多,評論期刊太少,專版網絡期刊太少或幾乎沒有。總體上看,學術期刊沒有形成各有特點、相互配合、層次分明的體系。他因此指出,『作為人文社科學術期刊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校學報,亟需優化布局,提高學術質量。但這顯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涉及期刊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需要出版管理部門、學術共同體、期刊評價機構和期刊編輯部各盡其責,共同努力』。這從一個角度說明,名刊學報如果『孤軍奮戰』,則難有大的作為。 令人欣喜的是,高校學報探索改革、勇於嘗試的做法得到了教育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的讚賞與鼓勵。許多學者也對這樣一種開拓性嘗試予以肯定,指出還需要結合國外經驗和國內實情,對涉及學術期刊的一些根本問題進行精心求證和深入研究,以保證學報的轉型之路順暢。 名刊學報的主編們則對此次專業化轉型的嘗試充滿信心,表示藉由專業期刊的創辦,各高校學報也將在選題策劃、審稿制度、編輯程序以及相互合作上進一步改進,編輯質量和學術質量必將進一步提高。而各刊貢獻出經過嚴格篩選、精心編輯的稿件,從而保證了專業期刊在創辦之初就有一個高起點。 可以相信,在相關部門的必要介入與支持下,名刊學報不僅能努力建設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期刊,更重要的是能帶動更多的學報、期刊結合各自的定位進行重組或轉型,最終形成符合我國學術發展規律的各學科類、主題類、綜合類比例適當、特色鮮明、層次結構合理的期刊布局體系,使我國成為真正的期刊大國和學術強國。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