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成立60周年成果荟萃展”在海南省博物馆举行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3-30 00:00| 發佈者: 夏知| 查看: 1395| 評論: 0|原作者: 张茜翼|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中学生在观看“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 60 周年成果荟萃展”。 小朋友用手机拍下古代都城遗址模型。张茜翼 摄    27 日,“ ...

中学生在观看“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荟萃展”。

小朋友用手机拍下古代都城遗址模型。张茜翼

  27日,“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荟萃展”在海南省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融汇了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60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大型墓葬考古发掘文物300余件,有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超过七成文物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展出。

  据介绍,此次展览展出60年来新中国考古所获各种重要成果,按时代顺序,分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史前聚落的出现发展和扩散”、“王朝崛起”、“辉煌殷商”、“西域风情”等18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此次展览的展品,有很多是迄今发现的考古资料中属中国乃至世界之最。例如:华南地区最早的陶器(距今约12000),内蒙古赤峰兴隆沟遗址出土的、世界上已经发表的最早的黍(约距今7600),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最早的家猪(约距今9000年前),陕西临潼白家遗址出土的最早的彩陶(约距今7000),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最早的都邑、最早的玉圭和玉钺等仪仗用具、最早的铜铃、最早的朱书文字、最早的陶板瓦、最早的可能与观测时令节气有关的特殊遗迹“观象台”等。

  据悉,本次展览的最大特点是围绕考古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而展开,如距今10000年前后中国文化变化的特点、历代都城制度的演变等。展览在以文物展品为主的同时,还制作了大量的遗址、墓葬模型,加大了照片和插图等辅助展品的使用,并链接了多项科技考古内容,例如田野考古技术设备卫星定位系统、数字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遥感、探地雷达等,展示了考古空间信息技术、考古勘探、年代测定、环境考古等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

  此次展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主办,展出时间为327520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